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探究家校合作课程外文翻译资料

 2023-03-19 09:46:52

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探究家校合作课程

摘要: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长和家庭-学校合作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实现伙伴关系理想结果的途径。在“生活就是教育”三原则的指导下,“社会就是教育”“学校”和“教、学、练一体化”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山东271教育出版社该组织开发了家长学校课程和家庭文明课程,结果证明这是对家庭与学校合作项目的系统支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中国的家庭与学校合作,重点阐述山东271教育集团两课的构成与实践。

关键词:生命教育,陶行知,家校合作,课程,目标,路径

家庭与学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在学生教育方面的合作,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也被表达为“家长参与”和“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学者们一致认为,家庭和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有效的项目共同努力促进儿童的发展(Epstein,200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家庭-学校合作伙伴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的家庭-学校教育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并从那时起受到重视。陶行知(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的生命教育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了解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现状。尤其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个原则,对指导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家庭-学校教育伙伴关系存在着教育目标不一致、缺乏多样化的伙伴关系载体、家庭-学校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可能会影响伙伴关系的有效性,甚至导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冲突。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主导因素,应该承担起探索家校合作新路径、构建合适的合作模式的责任。山东271教育集团(Shandong 271 Education Group)是一家拥有8万多名学生的12年制私立寄宿学校集团,在创建家庭与学校合作项目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将陶行知的生命教育理论应用到家庭与学校合作课程的设计中,并在家庭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中解释课程的有效性。

一、家庭与学校伙伴关系研究的演变以及它在中国的现状

(一)家庭-学校伙伴关系研究的演变

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起源于18世纪的美国移民。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如欧洲国家、美国、韩国和日本,家庭与学校合作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些国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通过立法得到保障。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除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也对青少年的学习产生了影响(霍布斯,1978)。Bronfenbrenner(1994)进一步将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外部环境分为四个系统:微观、中等、外部和宏观。科尔曼(1997)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教育。他总结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家庭教育投资、父母的教育期望、亲子互动以及作为家庭社会资本的父母社会网络。通过一项调查,他发现来自社会资本相对较多家庭的学生辍学率较低,学习成绩较好。这一结论得到了科尔曼研究(科尔曼,1966)的支持,该研究表明,家庭变量解释了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约一半到三分之二。Epstein(2001)在研究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在教育伙伴关系中的作用时,对其进行了整合,并认为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不是单独产生的,而是同时持续产生的。通过以上研究,为家庭学校伙伴关系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

  1. 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现状

中国首个关于家庭与学校伙伴关系的研究发表在1950年人民教育中的“家庭和学校儿童教育”。70多年自那以后的几年里,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问题一直受到来自美国的学者的研究促进不同领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合作。九五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家庭教育十年计划1996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是中国在法制家庭教育方面的首次尝试。在《家庭教育促进》出版时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Law》的内容与方法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

然而,中国的家庭-学校合作仍然面临困难,主要体现在家庭-学校教育目标不一致、合作工具有限以及家庭与学校责任划分模糊。

  1. 学生教育目标中的身份缺失

由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不足,尚未就儿童教育目标达成共识。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各不相同。尤其是在传统的权威家庭教育仍然盛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过分强调考试成绩是有意识或无意识接受的。在我们当前的教育文化中,学生作为“积极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的身份既没有得到充分认可,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精神成长(高,2019)。

  1. 合作途径有限

家庭-学校伙伴关系包括互动活动,这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然而,在当前的家校互动中,由于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有限,教师通常难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家长会和家访几乎是家庭与学校互动的唯一途径。

  1. 家校责任划分模糊

一些学者从社会相互依存理论的角度,将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定义为家庭与学校通过不断的互动和讨论逐渐形成积极的相互依存机制的过程,并提出了三种合作模式,即“基于家庭的合作”,“校本合作”和“家校互助”(李越,2018)。然而,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家长和学校各自的责任。在一个极端是,在目前学校主导的伙伴关系中,学校往往承担所有责任

教育责任,而家长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在另一种极端情况是,一些教师可能会将部分专业义务转移给教师家庭,要求家长辅导孩子的功课。此外,一些家长鲁莽到试图干涉学校运营,给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麻烦。因此,模糊的责任划分和连续的冲突可能导致中国家庭-学校合作的困境。

  1.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家校关系组成

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确立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而且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石,强调在生活中进行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渐进教育。它是一种多层次的、不断发展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张,2017)。

生活教育理论中的三个著名原则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这一理论的灵魂,意味着教育是与人的生活终生共存的。“社会即学校”强调要树立理想学习型社会,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所大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一种理论方法论被提出,高度阐明了实践在三大原则中的主导作用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必要性(胡,200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关于生活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关于人生观的教育。教育不仅源于生活,而且具有改变世界的伟大使命。陶行知提出,生命教育应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来说,主要通过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来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意味着实现生活教育的目标。

271教育集团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基础,经过13年的探索,成功开发了家长学校课程和家庭文明课程。“生活即教育”确定了两门课程的价值,“社会即学校”确定了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学、做合一”提供了实施措施。这两门家校协作课程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开辟了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径。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家校合作课程的设计
  2. “生活即教育”原则指导下家校合作的价值和目标

根据“生活即教育”的原则,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反过来改变生活。家庭与学校合作项目以生活为中心,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激发父母的参与兴趣。学生首先通过他们的身体感官在成长中感知生命、智慧和真理。生活实践活动是学生感知世界、实现健康的最重要手段发育我们将学生终身发展作为我们项目的目标,引导家长、教师和学生放弃功利主义和偏见的教育理念。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追求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业成功、对生活的热情、较强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此外,在生命教育中,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对生活、家庭和社会负责。只有通过体验责任承担,学生才能获得承担责任的能力。

此外,家庭-学校伙伴关系计划还旨在促进家长和学校的发展。教师通过家校互动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有助于根据个人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学校可以采纳家长的建设性建议来提高教育质量。对于家长来说,该项目引导他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并警告他们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追求;它提醒家长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家务劳动来培养孩子的实用技能;它建议父母如何在相互尊重的情况下建立民主的家庭关系支持,;它鼓励父母学习、阅读和思考,这样他们就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终身导师。

  1. “社会即学校”的原则下家校合作课程的组成部分

“社会即学校”倡导社会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把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家庭是最好的学习场所,而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是最好的社会资源。271教育集团根据生活需要和学生生活教育的目标,设计了家庭与学校合作课程的内容。

  1. 家校课程

作为社会人,学生受到父母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因此,家长学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教育家长理解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放弃对考试成绩的非理性追求。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参与,家长可以接受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家长学校课程包括四个模块,即教育价值模块、积极接受模块、教学管理经验模块、亲子互动模块。

  1. 教育价值模块

教育价值模块由主题讲座和重点培训组成,培训关于教育基础、儿童全面成长、亲子沟通方面。专家和校长被学校邀请为所有学生的家长授课,每个年级都会提供培训,内容包括如何面对愤怒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好什么、如何做聪明的父母、如何爱上教育、如何倾听、如何欣赏教育。针对不同的团队提供不同主题的培训。在此期间,专业家庭教育导师和教师将指导家长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因此,本模块帮助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价值和目标的理解上达成一致。家校课程的结果会在每学期的年级水平上进行评估,以将家长教育纳入班级和年级教学管理系统。

  1. 积极接受模块

本课程旨在提高家长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应该被视为独立的个体。这个模块包括两部分:①关于如何积极接受孩子的特殊培训,形式为

每周讲座(在线或离线)命名为家长讲座室。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每个孩子都不一样”;②家长俱乐部活动。父母通过这些活动与孩子交流想法和技能。

  1. 教育管理经验模块

定期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活动。它为家长提供了见证学校教学模式、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

和评价教师课堂实践的机会;同时,父母也有机会通过体验课堂学习和班级气氛去回忆他们作为学生的角色。此外,具有专业知识的家长也被邀请给孩子们上课,让家长们体验老师的角色。通过本课程,家长们会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可以在家中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此外,家长也被邀请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比如嫁接西瓜、在曲阜泰山脚下竞走、欣赏杨家埠木刻画,65公里徒步旅行,以及寒暑假的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学校会定期组织各种节日,包括美食节、科技节、阅读节、艺术节和新年派对。家长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学校的组织工作,一些人甚至将他们的社会资源贡献给节日。参加课外活动能使家长们获得全面的教育、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建立一个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1. 亲子互动模块

学校会定期组织感恩周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家庭和工作的承诺,激发孩子对父母奉献的感激。在各种各样的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的学校里,父母见证了孩子之间的差异,发现了自己孩子独特的个性和优势。他们会意识到教育进展缓慢,需要耐心等待孩子们的才能释放出来。一项名为“家庭感恩周”的节日活动旨在让孩子和父母发现彼此的优点,相互欣赏,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和谐的亲子关系。

  1. 家庭文明课程

家庭生活教育包括家庭美德、智慧启蒙、健康生活、风格、艺术和美学、家务训练、人际关系和责任承担等,是父母自发或有意识地强加给孩子的。它深受社会习俗和家庭文化传统的影响,通常以家庭规则和风格的形式表现出来。鉴于此,该小组设计了家庭文明课程,包括阅读、家庭民主、家务劳动和社交生活。

  1. 阅读模块

阅读模块旨在创造一个以教育为导向的家庭氛围。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家长和孩子各自制定阅读计划,并对阅读清单、阅读时间等进行详细要求。要求家长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阅读,并与孩子分享他们的阅读见解;他们还被要求将与阅读相关的照片和见解上传到在线阅读小组,以评估他们是否达到了亲子阅读标准。这种阅读计划激发了父母和孩子对阅读的浓厚兴趣,这当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 民主家庭模块

家庭文明不仅是父母的事,也是孩子的事。只有父母和孩子有效互动,家庭文明才能进步。家庭民主模块倡导所有家庭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参与管理家庭。父母和孩子轮流担任家庭首席执行官,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平等地参与所有家庭事务的决策,从家庭财务计划、家庭旅游计划到每日三餐。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民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建立家庭成员平等互助的和谐家庭关系。

  1. 家务处理模块

本课程主要涵盖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个人卫生任务以及食物准备。在做家务时,孩子们不仅学习家务技能,享受工作成果,还体验家务的繁重和琐碎,这可以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反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The Development of Home-School Partnership Courses: A Practice Based on Xingzhi Taorsquo;s Life Education Theory

Fengping Zhao, Chuanguo Wei

Abstract: Home-school partnership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student growth and the home-school partnership courses provide important paths to achieving ideal results of the partnership.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life is education”, “society is school” and “integrat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e” in Xingzhi Taorsquo;s life education theory, Shandong 271 Education

Group developed the parent school course and the family civilization course, which turn out to be a systematic support for the home school partnership progra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China and focuses elaborations on the components and practice of the two courses in Shandong 271 Education Group.

Keywords: Life Education, Xingzhi Tao, Home-School Partnership, Course, Goal, Path

Home-school partnership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s in student education with the goal of promoting student health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is concept originated in the USA, also expressed as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There has been a consensus among scholars that families and school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make joint efforts in childrenrsquo;s development through effective programs (Epstein, 2001). Since 1950s, home-school partnership has been draw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glob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Home-school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in China was brought back to the right track in the 1980s and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ever since. The life education theory of Xingzhi Tao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ducators in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urrent practice of home-school partnership in China. In particular,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life is education”, “society is school” and “integrat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e” from Taorsquo;s theor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home-school partnership.

Currently, problems exist in home-school educational partnership, including disagreement over educational goals, lack of diverse partnering vehicles and ambiguity of family-school responsibility division, which might compromis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nership or even lead to conflicts between parents and schools. Schools, a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home-school partnership, should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to explore new paths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d build appropriate patterns for the partnership. Shandong 271 Education Group, a private 12-year boarding school conglomerate with more than 80000 students, has conducted fruitful exploration in creating home-school partnership program.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how to apply Xingzhi Taorsquo;s life education theory to the design of home-school partnership courses and expla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s in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s.

The Evolution of Study on Home-School Partnership and its Status Quo in China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on Home-School Partnership

Home-school partnership originated among the 18th century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issue of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countries with highly developed education such as European counties,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and Japan, where parentsrsquo;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education is guaranteed through legislation. With deepened research, scholars found that apart from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had impacts on adolescentsrsquo; study as well (Hobbs, 1978). Bronfenbrenner (1994) further divide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ffecting teenagersrsquo; development into four systems: micro, medium, foreign, and macro.Coleman (1997) introduced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into education. He summarized parental attention to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al investment, parental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parentsrsquo; social network as family social capital. Through a survey, he found that students from families with relatively more social capital had lower dropout rate and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This conclusion was supported by the Coleman Study (Coleman, 1966), which indicated that family variables explained about half to two-thirds of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rsquo; academic performance. Epstein (2001) consolidated families, schools, and other social institutions in examining their roles in educational partnership and believ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on childrenrsquo;s education was not generated separately, but rather simultaneously and continuously. Given the above studi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research of home-school partnership.

The Status Quo of Home-School Partnership in China

The first study on home-school partnership in China was published in the column of “family and school child education” in Peoplersquo;s Education in 1950. For more than 70 years since then, the issue of home school partnership has been studied b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to promote family and school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The Ninth Five Year Plan for Family Education jointly promulgated by All-China Womenrsquo;s Federation and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in 1996 represented Chinarsquo;s first attempt in legislating family education. By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Promotion Law of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of China on October 23, 2021,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family education had been continuously enriche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500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