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主体的个性特征与道德选择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29 10:44:30

信息技术环境下主体的个性特征与道德选择

原文作者:

Russell Haines 美国弗吉尼亚诺福克 欧道明大学

Lori N.K. Leonard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 塔尔萨大学

摘要:

写作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个体进行道德选择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这一模型包括个体社会背景和个体性格等变量,这些变量对个体信仰、道德判断的直接影响以及对个体信仰、道德判断和道德倾向之间关系的影响。

研究方法---被调查者将被要求与他人在网络聊天室交流自己关于网络道德情境这一概念的看法,研究人员对被调查者在交流前后的关于这一概念的看法进行记录以便对提出的研究模型进行检验。

研究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被调查者的道德选择有最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个体的自我力量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但控制观(注:locus of control由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提出,亦称控制观,个体在周围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同归因。)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结果显示,那些自我力量较弱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而转变自己之前对某一具体行为作出的道德判断。

研究价值---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影响个体进行道德选择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对不同的个体来说,对其道德倾向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的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

关键词:性格测试;道德;选择;性别;沟通工具

  1. 写作背景

(一)写作缘由

道德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内十分突出的问题。知识产权的非法利用、侵犯隐私、安全漏洞等网络问题几乎每周都被大众媒体所报道。并且,一些广为周知的犯罪如假冒伪劣、偷盗等也不断以新的形式日复一日地上演。一些学者指出,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用以指导其发展的道德准则发展的速度。

企业的员工们始终是造成信息技术滥用的一大群体,要么是由于疏忽要么是蓄意为之,他们的行为总是给信息技术的正常科学使用带来风险。一份调查显示,在所有的与电脑和网络紧密联系的犯罪案件中,有80%的问题来自企业内部,导致平均每家公司遭受11万美元的损失。另一份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各类组织中,有78%不得不通过强制要求使员工减少对色情网站、盗版软件或刻意邮件的浏览和下载。

学术界一直在寻找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的因素以期给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减少人们的不道德行为。关于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们的道德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些学者侧重于观察个体的背景特征和性格特征,认为它们或多或少能够体现个体对不道德行为的判断倾向;另一些学者则侧重于观察个体进行道德判断(选择)的过程,从而发现那些导致个体行为失范的信仰和态度,并且将个体之间的差异归结为外部变量。一些学者对此提出疑义,称将个体之间的差异完全归结为外部因素是不成熟的想法;个体特征不仅仅会影响其对失范行为的看法和态度,还会影响个体最终的价值选择。因此,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个体进行道德选择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对个体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变量进行检验。

(二)理论背景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道德选择领域的众多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使我们知道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是如何随着个体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日益复杂的。特维诺在科尔伯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道德选择理论,重点研究不同个体在进行道德选择时的不同特征。她的道德选择模型把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联系在一起,并指出个体特征对这种联系的影响贯穿其道德判断的全程,而非简单地用于根据习惯的偏好而对行为是否道德作出随意的判断。她归纳出影响个体道德选择过程的五种特征:道德理性水平、教育、自我力量、场依赖性和控制观。

莱斯特的道德决策四阶段模型也同样发展自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他指出,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之前必须相对对象有一定的感知,然后进行道德评价,产生道德倾向最后付诸道德行为。和特维诺的观点相似,莱斯特也认为个体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会影响这四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尽管莱斯特的四阶段模型在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组织行为领域被广泛接受,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它几乎未被提及,而计划行为理论却得到应用并仍将运用于信息化环境下个体进行道德选择的研究。四阶段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个体对某一行为的态度,对社会规则的认知以及个体实现道德行为的现实能力来预测其道德意向。在相关的道德研究中,由计划行为理论作出的道德态度的定义与由四阶段模型给出的定义是几乎相同的,并且在设想某一行为可接受与否和道德与否上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一些调查显示,在预测道德行为方面,计划行为理论的效用可能并不大。贝克和阿耶兹发现,在一些道德情境中,个体行为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对个体行为意向所产生的影响比主观规范或个体行为所遵循的社会准则更大。此外,尼斯和康格发现,在信息化背景下,计划行为理论在描述个体的道德选择程序方面的效用并不大,并且,道德判断在预测个体道德意向的重要性方面存在男女差别,这亦表明,其他的个体性格特征可能同样会影响这种贯穿于个体道德选择程序始终的用以联系的力量的强弱。因此,一种综合的考察方式可能会显得十分丰富多彩,它将个体变量作为对信仰和判断的外在影响和影响决定程序内在的缓和器以便来测试道德选择程序。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模型

我们之所以关注道德决策四阶段模型的前三个组份是因为我们不能明确地得出调查对象是否参与了道德行为。个体背景特征和性格特征都包括在内,使特维诺的理论更加完整。道德准则的概念被包括在内使贝克和阿耶兹对计划行为理论的拓展更加完整,也使琼斯和瑞恩对琼斯模型的拓展更为完整。类似的概念集合了五种不同的方案,在道德强度方面各有差别,从而使琼斯的自组织模型更加完整。最后,主体感觉上的重要性也被包括在内使罗宾对琼斯模型的重构而形成的理论更加完整。

我们假设个体的道德意向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他们对某一行为作出的道德判断;

·他们对于影响某一行为实施的道德原则的个人看法

道德判断会受个体对某一行为在主体感觉上的重要性的影响。但个体性格特征和信仰情况却被认为并不能直接影响道德意向,与此相反,它们还会受到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的影响。

个体背景特征和性格特征是独立的变量。在这项研究中,以下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个体道德行为的个体背景特征:

·性别

·年龄

我们的样本几乎全由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组成,所以我们的样本在年龄方面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我们并没有在年龄上作专门的分析而是将它和所有其他属于个体性格的因素一样视作一个独立的变量。在这一调查中,个体的性格特征包括:

·控制观

·自我力量

因为在琼斯看来,道德情境的特点会影响道德选择,因此,本次调查特意安排了四组虚拟变量作为控制组。

1.性别

研究发现,性别是个体道德行为意向的最重要的因素,女性普遍要比男性更加道德。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些调查研究表明性别对道德信仰并没有影响。因此,我们暂且假设男性与女性的道德信仰与道德判断存在差异:

H1a. 男性和女性对某一道德行为的信仰和判断存在差异

有证据表明,男性和女性的道德选择程序存在差异。男性在看待电脑使用问题上,更依赖自身对于这一行为的态度,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依赖流行的社会规则。调查也发现,男性与女性的这些差异往往也取决于具体情境。道森发现女性往往是基于人际关系而非规则和权利来作出道德评价的。凯瑞尔和郭尔南发现,不同的变量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影响力,正如女性更加依赖社会环境、信仰体系、个人信仰、法律环境、道德准则和道德问题本身,而男性更依赖法律环境、道德准则、对结果的关注和道德问题本身。而盖替尔和凯莉则发现女性似乎对科技的应用更加谨慎,对于一个已被禁止的网络暴力游戏的流行更缺乏容忍。因此,男性和女性在道德选择程序上总是存在差异:

H1b. 男性和女性的道德信仰、判断和意向之间的联系力存在差异

2.自我力量

巴伦指出,在心理疗法中,性格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在治疗开始前患者已有的自我力量。在道德情境中,特维诺指出,拥有较高自我力量的人更有可能克制自己的冲动,作出与自己道德判断相符合的行为。莱斯特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强调拥有较高自我力量的人容易形成自我认知,容易遵循自己的道德判断。因此,拥有较高自我力量的个体相较那些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在遭遇道的困境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H2a. 自我力量较强和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在对道德行为的信仰和判断上存在差异

因为他们的自我认知,自我力量较强的个体相比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道德结构间的各因素如道德信仰、道德判断、道德意向之间有更高的联系。莱纳德和郭尔南发现,自我力量是道德意向的重要显示器:

H2b. 自我力量较强和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的道德信仰、道德判断、道德意向之间的耦合度存在差异

3.控制观

控制观用以描述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感知的程度,然而,这种感知并非源自外部力量而是来自个体的特征和行为。罗特描述了控制观的两种指向:内向和外向。内向个体认为生活中的事件是由自己的行为和努力导致,与之相反,外向个体则认为生活中的事件由不受个人控制的外部力量所决定例如命运、机遇和其他因素。琼斯认为,个体的控制观将影响其对道德事件的认知:

H3a. 外向个体和内向个体在道德信仰、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行为上存在差异

调查研究表明,控制观会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和道德选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道德意向。譬如,外向个体相较于内向个体,更容易作出道德失范行为。这一观点重申了海格迪和塞姆关于控制观和个体行为的看法:

H3b. 外向个体和内向个体的道德信仰、道德判断、道德意向之间的耦合度存在差异

(二)研究方法

本实验完全基于网络平台,包括问卷设置和聊天室。调查对象首先会被要求填写关于个人背景信息、自我力量和控制观的问卷,以及在五种不同情境下的研究模型。当所有被调查者完成问卷的填写,他们将被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大约五至七人。因为特维诺曾指出,自我力量较强的个体相较于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而言,更加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在分组时特别注意组员之间自我力量的平衡。每个小组的人会两两配对,这意味着自我力量较弱的人有机会受自我力量较强的人的影响改变自己的立场观点。

在聊天的情境中,每个小组成员会面对一个屏幕,其上显示指令和在此指令下进行的讨论所围绕的道德话题。整个聊天环境是完全匿名的,弹幕上的评论不会显示评论者的身份信息。在这样的讨论进行三分钟后,小组成员将被要求再次填写问卷。

(三)测量方法

个体特征是独立变量:性别、年龄、自我力量、控制观以及五种情境中的虚拟变量。道德选择程序变量用以描述个体对道德情境的认知。主观重要性感知用以衡量道德事件的重要程度。道德判断用以衡量主体对某一道德困境的接受与否。道德准则衡量主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时是否会采取合宜的行为。道德意向则衡量个体实施问题行为的倾向。我们之所以选择基于情境的研究方法是因为众多的参与者既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失范行为,也不会不在网络中频繁地参与问题行为。配对t检验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被用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之所以在此研究中使用协方差分析的原因:

·模型本身是具有创新性的:在先前的研究中道德构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而在本研究中则进行了讨论。并且,它对样本容量的要求相对较低,选取三十到一百的案例即可,而不必如同往常的实验要求两百到八百的容量。

三、必要的讨论

性别差异能影响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最初的态度,譬如在面对失范行为时,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消极的影响。在与他人交流之后,女性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会显得更加坚决,而男性仍然会坚持自己的考虑。我们的研究表明,女性对于失范行为的态度会随着社会舆论的影响而立刻改变,而男性所受的影响较少。在互动交流开始前,自我力量的高低与道德选择的程序没有太大影响。这表明,在绝对条件下,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不同,然而,自我力量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坚持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作出与之相符的行为,而那些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则更容易受外部影响改变自己的看法。正如这个实验设计之初所被预料的一样,当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在与自我力量较强的个体交流之后,他们的道德信仰、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程序都会受到影响而改变。

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后,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除了对待失范行为的态度会发生变化,他们的道德要素诸如主观重要性与道德判断、道德判断与道德意向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密切。

内向控制观的个体在看待失范行为时的想法与外向控制观的个体有所不同。他们在道德信仰与道德选择上的差异并没有自我力量较强的个体与自我力量较弱的个体所变现得那样明显。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后,内向个体的道德判断与道德意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看起来与特维诺的观点保持一致。

由我们所观察的个体性格特征来看,性别对个体的道德选择有最为深远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他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态度和道德选择程序上有明显的差异。自我力量在个体的道德选择中也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四、结语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影响道德选择的因素及其相互的关系是复杂的,个体的性别和性格不同,道德判断及选择也不同。很明显,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在其与他人进行交流后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然而,我们无法忽略这一现象:即便被调查者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仍会出现组群极化。这启示我们,只要个体对某一道德行为进行长时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an IT context

Russell Haines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Norfolk, Virginia, USA, and

Lori N.K. Leonard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Tulsa, Oklahoma, USA

Abstract

Purpose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nd empirically test an ethical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context. The model includes both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 their direct influence on beliefs and judgm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eliefs, judgments, and moral intent.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Subjects were assessed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IT ethical scenarios both before and after discussing them with others in a web-based chat room in order to test the research model.

Finding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gender has the most profound effect on ethical decision-making, with ego strength also having a strong effect, while locus of control has a negligible effect. Beliefs and judgments about questionable behavior shifted after (a chat) discussion more for those with low ego strength than those with high ego strength.

Originality/value -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s complex and different factors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moral intent for different individuals.

Keywords Personality tests, Ethics, Decision making, Gend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aper type Research paper

Introduction

Ethical issues are prominen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field. Reports of widespread illegal dis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ivacy violations, and security breaches recur on an almost weekly basis in the new forms. This has prompted some to say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thical guidelines for its use (Marshall, 1999)

Employees remain a very high threat to security for inappropriate use of IT, either through inadvertent misuse of IT or deliberate action (Haugen and Selin, 1999). One survey noted that 80 percent of all computer and internet-related crimes against corporations are committed by individuals from within, causing an average of $110,000 per corporate victim (Carr, 2000). Another study found that 78 percent of organizations have had to discipline employees for downloading pornography, pirated software, or misusing e-mail (Messmer, 2003).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focused on finding out what leads people to behave unethically in order to give advice to managers for formulating strategies that prevent unethical behavior. Studies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an IT context generally search in one of two directions. The first focuses on examining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styles of individuals that indicate that they are more or less likely to judge a behavior as being immoral (Cappel and Windsor, 1998; Gattiker and Kelley, 1999; Kreie and Cronan, 1998; Peterson, 2002). The second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to find beliefs and attitudes that lead to unethical behavior, relegating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o being external variables (Randall, 1989). Some suggest that relegat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o purely external status may have been prematur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ppear to affect not only beliefs and attitudes toward questionable behavior, but also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tself (Loch and Conger, 1996; Trevino, 1986).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nd empirically test an integrated model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an IT context, examining both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Kohlbergrsquo;s (1969) model of 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many theories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Rest et al., 1986; Trevino,1986). It addresses how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as individuals develop. Trevino(1986) used Kohlbergrsquo;s model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to develop a theory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that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 making the decision. Her decision-making model links moral judgment to moral action and proposes tha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link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rather than merely judgments of whether the behavior was acceptable and ethical behavior. She identified fiv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ffect the process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moral reasoning level, education, ego strength, field dependence, and locus of control.

Rest et al.rsquo;s(1986) four-component model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s also based on Kohlbergrsquo;s model(Figure 1). It proposes that individuals must first recognize a moral issue before making a moral judgment, then establish moral intent(choosing what to do), and finally engage in moral behavior.Rest suggests, similar to Trevino, that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he links between the four stages.

Although the four-component model is prevalent in the psycholog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fields, it has been generally ignored in the MIS field,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being predominant and continuing to be applied to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an IT context(Leonard et al., 2004; Peace et al., 2003). The four-component model and the TPB are similar in many ways. The TPB proposes that an individualrsquo;s intention to behave is predicted by their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their perception of social norms, and their perceived ability to actually engage in the behavior(Ajzen,1991). Ethics studies that apply the TPB define attitude toward a behavior almost identically to the four-component modelrsquo;s definition of moral judgment, and is generally formulated in the same way as whether the questionable behavior is acceptable/unacceptable(Leonard et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80359],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