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干旱作为一种缓慢发生、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干旱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因此,开展干旱监测研究,及时掌握干旱发生发展规律、评估干旱灾害风险,对于科学应对干旱灾害、减轻干旱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干旱监测作为灾害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干旱监测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各种新的数据源和方法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干旱监测研究的发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确定研究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水文数据等多源数据,开展基于不同数据源的干旱监测比较研究。
1.收集和处理研究区的多源干旱监测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如降水、气温、蒸发等)、遥感数据(如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土壤湿度等)、水文数据(如径流、水库蓄水量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收集研究区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水文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格式转换、空间插值等预处理,构建统一时空分辨率的多源数据。
2.干旱指标计算:根据不同数据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干旱指标,例如:-基于气象数据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等。
-基于遥感数据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多源数据融合:将气象数据、遥感数据、水文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干旱监测模型,以期提高干旱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2.定量评估不同数据源对干旱监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数据源和方法的干旱监测结果,定量评估不同数据源对干旱监测结果的影响,揭示不同数据源对干旱监测结果的影响机制。
3.为选择合适的干旱监测数据源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数据源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为选择合适的干旱监测数据源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鹏森,沈艳,张强,等.基于多源数据的干旱监测与评价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8,29(5):742-752.
[2] 马柱国,符淙斌,任国玉.中国干旱监测研究的新进展[j].气象学报,2002,60(6):641-648.
[3] 李俊,邵明安,李小雁,等.基于多源数据的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监测与干旱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1):17-27.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