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比较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21 16:07:05

英语原文共 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比较研究

Hui Du

摘要为了满足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巨大的翻译需求机器翻译(MT)和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应运而生。MT和CAT是两个相互关联但本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比较历史、翻译技术、翻译参与者和翻译产品分析各自的特点,得出MT和CAT在不同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在发展中应得到同等重视。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解决语言差异问题,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翻译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人类翻译难以满足大量翻译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出现了,它们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人类翻译的重要补充。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概念很容易混淆,它们常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翻译技术,但它们不是。

关键词Machine Translation,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omparison。

  1. 发展过程不同
    1. 机器翻译的发展过程

古希腊人首先提出了使用机器来解决翻译问题的方法。法国工程师G. B. Artsouni在1933发明了机械脑,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译者”。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ac打开了在1946应用计算机的门。IBM和乔治城大学于1954建立了第一个机器翻译系统。这一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机器翻译系统的真正诞生,机器翻译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蒙特利尔大学和加拿大联邦政府翻译局共同开发了1976的气象系统,它是机器翻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机器翻译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钱多秀2013:13)不同的机器翻译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国家开发的,如SYSTRAN、Logo、ALPS,语言产品可以进行多语言翻译。这一时期机器翻译的主要策略是通过中间表示来实现间接翻译。翻译过程涉及语义、句法和词汇层面的分析,有时有非语言知识库的支持。

20世纪80年代末,机器翻译开始采用模块混合的方法,这是机器翻译研究的一大进步和创新。这一时期的机器翻译包括前编辑加工或编辑受控语言,在翻译过程中交互地解决问题和编辑后的翻译。20世纪90年代,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系统得到了发展,系统性能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这种类型的系统,机器翻译研究有了一个新的高潮。

    1.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从机器翻译(MT)或计算机翻译发展起来的,也称为机器辅助翻译(MAT)。全自动机器翻译具有效率高的特点,但其质量往往较差。因此,人们开始探索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以弥补机器翻译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凯和Alan Melby的思想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影响最大,凯提出了译者工作站/工作台的概念,他被认为是创始人。他还提出了译者的概念。凯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启迪作用。(DuDuiuu2013:22)SDL TADOS,有道词典,谷歌翻译软件,广泛使用的是凯提出的拆分窗口功能。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人们开始重视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已有一些成熟的技术,在翻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技术原理不同

2.1 机器翻译的原则

2.1.1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系统是建立在语言规则之上的,它包括直接法、转换法和中间语言法。

直接法是指将源语言的词和句子替换成目标语言的单词和句子,只有在必要时才调整它们。基于直接方法的翻译系统是非常有限的,它只针对特定的语言而设置。

转换方法是指使用中间表达式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进行转换,并可进一步分为句法转换和语义转换。(Hutchins 1986 6:54)虽然对该方法的考虑较为全面,但会导致误差,使规则复杂化。

中间语言方法是指将源语言迁移到一个明确的中间语言,然后使用目标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来表达中间语言的意义。(钱多秀2013:19)在多语言环境中,这种方法的通用性很强。只要有语言分析和转换模块,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就可以很快实现。

2.1.2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统计方法是指将机器翻译问题作为噪声信道的问题。语言S通过噪声信道产生失真,产生另一种语言。一个T可能有很多S的输出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应用概率的方法来找到最可能的S,并得到尽可能多的翻译。

2.1.3 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

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系统是指在机器中存储原始文章的实例和相应的翻译,以使系统进行类比翻译。它的主要来源是对齐的双语数据库。当我们对一个新的片段进行输入时,系统将将新的片段与数据库中的源语言段进行比较,找出最相似的片段,然后生成相应的翻译。

2.2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原则

2.2.1 翻译记忆系统

翻译记忆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核心,是解释器工作站的重要组成部分。Bowker(2002年至1993年)将翻译记忆定义为“一种用于存储源和对应翻译的语言数据库”。对于系统提供的参考翻译,如果可行的话,解释器可以完全复制,并且在修改之后也可以使用它;如果不可行,他可以放弃它。

2.2.2 术语管理系统

术语数据库也被称为术语表,它是一组计算机化术语。它的特点是它可以快速查询和更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新的研究和处理。它对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制定原则、方法和格式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制定,并要求用户严格执行。

2.2.3 对齐工具

该工具允许用户逐一进行翻译成果的处理。对准通常需要人工校对来实现精确匹配。对齐单位可以是句子、短语或单词。对齐结果可以导入到用于类似文本翻译的翻译存储器中。

  1. 参与者不同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机器翻译最主要的区别是“谁在翻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Bower 2002年4)钱多秀在他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中提到: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具有不同的性质,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前者可进一步细分为计算机辅助人类翻译(CAHT)和人类辅助计算机翻译(HACT),它们在翻译过程中从始至终都有人为因素。后者具有无需人工参与的自动翻译过程,其最终目标也可称为全自动高质量机器翻译(FAQQMT)。

3.1 机器翻译的参与者

机器翻译也称为计算机翻译或计算机,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将自然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技术。(哈钦斯1986年1∶1)。机器翻译是机器翻译的主要执行者,人们可以处理机器翻译前或翻译后的翻译。

3.2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参与者

计算机辅助翻译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广义地说,它指的是所有的计算机工具,包括通用软件、处理软件、光学字符识别软件、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和搜索引擎。从狭义上讲,它指的是与实际翻译过程相关的计算机工具,如解释器工作台、翻译记忆工具和术语管理工具。

在计算机辅助翻译中,人是翻译的主要执行者。通过使用解释器工作台、翻译记忆和术语管理计算机工具,提高翻译效率,保证翻译质量。

  1. 实例分析不同

它可以从广义上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文本翻译。文学翻译包括狭义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的翻译;非文学翻译包括新闻、政治报道和手册。机器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中的热门技术支持。如果我们要加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它将依靠很大一部分的机器翻译。因此,机器翻译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机器很难体现原文的情感。例如,如果我们输入“哪里有遗嘱,哪里就有办法”,在有道词典和谷歌翻译软件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文学翻译的主流技术支持应该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该机器可以为翻译提供翻译记忆、片段匹配和术语统一,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1. 结论

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一种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虽然机器翻译的参与人数较少,但它的易用性为一些非文学文本中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的网站翻译、软件本地化和代码转换对用户在文字处理、网页浏览、读写电子邮件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基于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是机器翻译的完善和改进。因此,翻译工作者可以借助于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如翻译记忆和术语数据库的建立,是高质量翻译的最佳保证。因此,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技巧,在研究时我们要两者兼顾,不能只研究而抛弃另一个。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296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