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贸易中体现的碳排放特征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19 10:39:57

英语原文共 10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中国在贸易中体现的碳排放特征

摘要:

本文以年度(进口)无竞争力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计算了中国的碳排放量以消费和生产为基础的措施,并对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EU)之间的碳排放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国内生产(Q P)的碳排放比国内消费高出14.8-26.1%,因为在1997-2010年期间,贸易(qb)的碳排放平衡。中国在出口(Q E)内的碳排放从1997年的0.70Gt上升到2010年的1.85Gt,占Q P的21.6% -36.8%。Q B从1997年的0.54Gt上升到2010年的1.22Gt,占Q P的13.3-24.8%。中美之间的问题。日本和欧盟从1997年的0.28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0.88亿吨,占到Q P的9.4-17.8%。中国出口的碳排放约有50%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之间的贸易。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投入产出分析,隐含碳排放

1.介绍

减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已成为每个国家的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Weber,2007)[1]。为了完成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目标,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2]。全球贸易使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能源密集型和排放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或者仅仅是进口能源密集型产品(Li 2008, Ying 2013, Glen 2011)[3-5]。这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微乎其微,并导致全球排放量的上升。国际贸易中的碳泄漏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例如,Ahmad和Wyckoff所报告的兼并国的排放量在1990年到2000年期间只增加了1%,但同时,附件二的排放量增加了将近40%[6]。

中国的经济活动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融合。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出口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导致了污染和资源损耗的恶化(Calderia 2010,刘2010)7-8。此外,根据生产者责任原则,中国承担了减少其他贸易伙伴的消费所造成的排放的责任。美国(美国)、日本、欧洲联盟(欧盟)是拥有中国最大双边贸易额的三个国家(地区)。这三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总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40.87%。中国在出口方面的碳排放占生产总量的24.4%,而进口占比为6.6% (Glen 2008)[9]。张以1987-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贸易的碳含量及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一个净碳出口国,同时,美国是中国(2010)10年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张磊报告说,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排放的废气中有12%-18%来自于出口贸易。另一方面,最大的受益者是2002年的美国和2007年的欧盟(2012)[11]。Lin在2005年的数据中研究了中国在贸易中所体现的排放,并报告了中国在进口产品中的具体排放(Q M)低于出口产品(qe)(2010)[12]中的具体排放量。Ahmad和Wyckoff研究了使用1995年数据的24个国家进口产品中所包含的排放,并报告了日本在进口产品(Q M)内的具体排放量从1993年的45.0 Mt上升到1997年的90.5 Mt,从1993年的96.5 Mt上升到1997年的美国(2003)的168.3 Mt[6]。1997年至2003年期间,中国的约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 - 14%出口到美国(水2006)[13]。

作为一个环境指标,具体的碳排放是通过对商品和服务生产系统(Leontief 1970)[14]的消费直接和间接地解释污染。由于碳排放与消费之间的密切关系,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消费者支付原则”,这意味着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是由包括进口消费在内的国家范围内的排放构成的,并消除了出口的排放。因为输入输出表不一致,所以RAS被应用于制作年份-年份表(Li 2002)[15]。本文的分析目的是探讨中国的碳排放与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差异,中国贸易和行业的作用以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碳排放的影响。

摘要本文建立了基于年(进口)非竞争输入-输出表的贸易中所含碳排放的模型。以消费和生产为基础,计算了中国的碳排放量。评估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联盟(欧盟)的碳排放。

2.方法与模型

2.1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评估与最终国内需求相关的碳排放的最有效的方法,包括出口和描述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这一分析估计了基于1997-2010年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碳排放,这是基于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输入产出表的贸易数据建立的。表1展示了非竞争性的经济-能源-环境投入产出汇总表。

一个国家在某一时刻的生产函数(投入产出表)被定义为a,代表了输入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技术关系。A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AD是国内生产的技术系数,AM是进口,分别是D A M =A。ydd, Y DM分别代表国内和进口的最终消费。Y ED代表国内出口产品,Y是再出口进口。Y代表国内和进口的最终需求。非竞争性的输入输出框架有两组水平均衡这是国内生产消费和进口产品的计算公式。

其中L= (I-A D) -1是Leontief逆矩阵,它揭示了一个行业直接或间接要求从其他行业产生单位最终需求的产出数量。

2.2在贸易计量模型中体现的碳排放

国内生产Q P的具体排放量是按生产方法计算的。Q P和Y D的关系表示为。

假设一个经济包括n的行业,C是一个1times;gvector CO 2的比例排放单位的能量。F是一个带有分量的gtimes;n矩阵。f rj表示工业j所消耗的能量的比,E是一个ntimes;n矩阵,其中E ii是工业i的能量密度,其他所有项都为零。从国内消费中得到的碳排放是用基于消费的措施来计算的。与最终消费有关的Q C是由国内生产排放物组成,并通过假设这些进口产品在当地生产而进口最终的消费排放。Q,Cis代表:

根据中国的碳强度,中国进口产品的平均碳强度是由进口国家与中国的碳强度比值与进口产品和服务的比例来计算的。

U i t是我这一年内从国家进口的比例,V i t是我和中国之间的碳强度的比率。总进口由最终消费Y M消耗。以这种方式,进口产品的具体排放量Q M如下:

因为出口再生产的进口货物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共同的过程,在出口产品中所体现的排放是由国内出口的排放和再出口所组成的。Q E可以表示为:

在6至8的等式的基础上,中国在贸易中所体现的碳排放平衡可按以下方式计算:

收集了中国10个主要进口国家和碳排放强度的数据,以检验中国进口的平均碳强度[20-21],因为这10个主要进口国家的百分比占中国贸易总额的70%以上。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的数据进行合并,以2007年不变价格计算出的最新价格和计算值。

我们采用中国能源平衡表(实物数量)的最终能耗[22]。为了提高能量分析的分辨率,我们定义了27种能量。这27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是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得出的[23]。根据表3所示的能量平衡表(物理量)和碳排放系数的数据,计算co2排放量。应注意,本文计算了直接和间接co2排放量。也就是说二氧化碳的能量和热量的排放被考虑了。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能源平衡表的数据,计算了单位功率和热量的间接co2排放量。表4显示了单位功率和热量的co2排放量。应该注意的是,单位功率的co2排放量是整个功率的平均值。

3.结果

3.1基于消费和生产的措施对中国碳排放的评价。

根据方程式。(4、5)中国国内生产QP的碳排放和国内消费QC的碳排放量可以计算(图1)。QP从1997年的3.02 Gt上升到2010年的7.09 Gt, QC从2.54 Gt上升到5.74Gt,两者在1997-2002年间增长缓慢,2003年后迅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生产的碳排放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主要是由于能源效率的提高[24-27],国内生产持续增长,中国有空间提高能源效率[28]。总的来说,中国的QP每年超过QC约15%-26%。

3、2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

3.2.1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总量。

两组估计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贸易产品QB中所体现的碳排放的平衡,出口产品中所体现的排放量与QP进口产品中所体现的碳排放的比例反映了CO2的消耗和节约效应。QE、QM、QB和它们与QP的比例都是用Eqs计算的。(6-9),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QM从1997年的0.16 Gt上升到2010年的0.63 Gt,约占QP的5%-12%。QE从1997年的0.70 Gt上升到2010年的1.85 Gt,约占QP的22%-37%。在1997-2010年,QB贡献了0.65 Gt-2.01 Gt,约占QP的13%-25%。可以发现,QE的增长速度比QM快,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消耗远远大于进口所节省的排放量。

3.2.2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总量。

图3和图4所示为进出口部门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排放量。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贸易中碳排放的巨大失衡。中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产品主要来自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制造和高环境负担资源密集型产业(即,制造金属、化工、电机及设备。相反,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来自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脑、电子等通讯设备,以及一般或特殊机械。

3、3 .中国与马贸易伙伴之间贸易中碳排放的评估

3、3.1中美贸易

根据方程式。(6-8)在中美贸易中体现的碳排放和主要排放部门的结构如图5所示。这表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明显高于QM。QM从1997年的14.57 Mt增长到2010年的45.74 Mt,从1997年的107.40 Mt上升到2010年的386.66 Mt,在中国加入WTO后两者都显著上升。双边贸易中排放的不平衡导致了“美国”的局面。在中国消费污染”。技术密集型进口的比例,如制造一般和特殊用途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制造比出口高得多。然而,劳动密集型进口的比重,如纺织制造、皮革、毛皮、羽毛及相关产品及资源污染密集型进口,如造纸、纸制品制造、化工制造、电机及设备制造等,均较低。

3.3.2中日贸易

在中日贸易中体现碳排放,主要排放部门的结构如图6所示。QM从1997年的5.73 Mt增长到2010年的24.40 Mt, QE从1997年的123.65 Mt上升到2010年的164.28 Mt。技术密集型进口的比重远远高于出口。然而,劳动密集型进口和资源污染密集型进口比重较低。它说明了中日贸易的消费总量在下降,但是贸易结构仍然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上,这对中国没有好处。

3.3.3中欧(欧盟)贸易

在中日贸易中体现碳排放,主要排放部门的结构如图7所示。QM从1997年的10.25 Mt上升到2010年的29.03 Mt,从1997年的81.96 Mt上升到2010年的430.65 Mt。在2002-2005年期间,随着欧盟的增长和中国市场的开放,碳排放的具体表现也急剧上升。贸易结构与美国相似。

中国的贸易与美国的碳排放量之比。日本和欧盟如表5所示。中国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在1997-2010年期间,日本和欧盟对中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贡献了44.95 -72.75%,而中国通过QM与这三个贸易伙伴减少了10.86%-19.11%的QM。美国消耗的废气。日本,欧盟出口超过了中国显著减少的排放。量化宽松政策在中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占了15.42%-28.41%,而通过QM的量化宽松则为4.88%-9.11%。量化宽松对日本的贡献为8.34%-18.42%,而QM的降幅为2.60%-4.98%。量化宽松对欧盟的贡献率为11.77%-31.57%,而QM的降幅为3.21%-6.41%。欧盟在2007年之后成为中国取代美国的最大进口国。

4、结论

(1)中国国内生产的碳排放指标比国内消费高出15%到26%,因为贸易中包含的碳排放平衡。QB从1997年的0.54 Gt上升到2010年的1.22 Gt,最高达到1.44Gt。

(2)美国(美国)、日本、欧洲联盟(欧盟)是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在美国出口(QE)中体现的碳排放。日本、欧盟与中国分别从1997年的0.31 Gt上升到2010年的0.98 Gt,占中国量化宽松政策的44.95% -72.75%。美国进口产品(QM)内的碳排放。日本、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从1997年的0.03 Gt上升到2010年的0.09 Gt,占中国QM的10.86%-19.11%。美国出口的排放量。日本和欧盟超过了中国通过进口大幅减少的排放。2007年之后,欧盟成为中国取代美国的最大进口国。

(3)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欧盟主要来自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制造和高环境负担资源密集型产业(即,制造金属、化工、电机及设备。在经济上,中国主要从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口产品,如电脑、电子等通讯设备、通用或特种机械等。

致谢

这项工作是由教育部科技研究项目2011年开始发起的: “基于人口地理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调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864],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