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PS Discussion Paper 10-30
Processing Trade,
Exchange Rates and Chinarsquo;s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By
Yuqing Xing
Jan 2011
National Graduat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7-22-1 Roppongi, Minato-ku,
Tokyo, Japan 106-8677
Processing Trade, Exchange Rates and Chinarsquo;s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Yuqing Xing[1]
National Graduat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Tokyo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ole of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rsquo;s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yuanrsquo;s appreciation on processing trade.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panel data covering Chinarsquo;s 51 major trading partners from 1993-2008.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1) processing trade accounted for 100% of Chinarsquo;s overall trade surplus and could explain most of Chinarsquo;s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2) Chinarsquo;s processing trade shows a significant regional bias. While China has maintained a surplus with all G-7 countries in processing trade, it has run a significant deficit with most of East Asian economies; (3) East Asian economies are major sources and account for 77% of Chinarsquo;s processing imports.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processing imports from East Asian is eleven times of that from other regions; (4) the response of processing imports to the yuanrsquo;s appreciation differs with that of normal trade. Specifically, a 10% real appreciation of the yuan will reduce rather than increase Chinarsquo;s processing imports by 3.9%. Given that processing exports will decrease 9.6% for the same appreciation and Chinarsquo;s trade surplus is mainly generated from processing trade, a moderate appreciation of the yuan would have a very limited impact on Chinarsquo;s trade balance.
Key Words: Processing Trade, Exchange Rates, China
JEL Classification: F1
1. Introduction
Global imbalances have been argued as one of major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subsequent economic recession in the US and European countries. In searching for the roots of global imbalances, most of debates and studies focus on macro factors such as insufficient domestic consumption in China, low saving rates in the US and the inflexibility of Chinarsquo;s exchange rate regime. With a record high of US$349 billion surplus in goods and services in 2008, China has been urged to boost its domestic consumption and re-value the yuan to mitigate the trade surplus for rebalancing the global economy. On the other hand,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micro factors, such as the structures of trade, the proliferations of cross-country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production networks developed in East Asia. With unprecedented liberalization in trade and capital mobility, these micro factors have re-shaped trade patterns, transformed implications of trade statistics, and affected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analyze Chinarsquo;s trade balances in a broad context and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ucture variables in determining trade patterns and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Chinarsquo;s trade differs with 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modeled in standard textbooks. First of all, foreign invested firms produced more than half of Chinarsquo;s exports. In some commodities such as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foreign invested firms have dominated Chinarsquo;s exports and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80% of the exports (Xing, 2010). Besides low labor cost,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know-how associated wit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brand names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 all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hinarsquo;s exports.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with Chinarsquo;s rich labor endowments that has been powering the sustained high growth of Chinarsquo;s exports. In conventional trade theory, however, all technologies determin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r needed for utilizing abundant resources are assumed indigenous and existing.
Secondly, processing trad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41% of Chinarsquo;s total trade. In terms of the scale of processing trade and the range of commodities involved, the significance of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rsquo;s external trade is unmatched. The extraordinary high share of processing trade is a result of Chinarsquo;s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economy, the extension of cross-country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into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networks in East Asia. Processing trade reversed conventional trade patterns such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say China, export high-tech products whil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like the US imports high-tech goods. For instance, China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labor intensive products. However, according to an OECD report, China has surpassed the US and Japan and emerged as the leading exporting country of ICT (2005, OECD). Moreover, with processing trade,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between a country used as an export-platform and destination markets of final products are inflated, as the former needs to import a large amount of intermediate inputs from third countries for processed exports.
A typical example of processing trade is the trade of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GRIPS讨论文件10-30
加工贸易,汇率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差额
余庆兴
2011年1月
国立政策研究所
港区六本木7-22-1,
日本东京106-8677
加工贸易,汇率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平衡
余庆兴
国立政策研究所,
东京
摘要:本文分析了加工贸易在中国双边贸易平衡中的作用以及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该分析基于1993 - 2008年中国51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1)加工贸易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量的100%,可以解释中国大部分双边贸易顺差; (2)中国的加工贸易显示出显着的区域偏差。虽然中国在加工贸易方面与所有七国集团国家保持盈余,但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严重; (3)东亚经济体是主要来源,占中国加工进口量的77%。计量经济学分析显示,从东亚进口的加工量是其他地区的十一倍; (4)加工进口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与正常贸易不同。具体而言,人民币实际升值10%将减少而非增加中国加工进口3.9%。鉴于加工出口同比增长将下降9.6%,而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人民币适度升值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非常有限。
关键词:加工贸易,汇率,中国
JEL分类:F1
1.简介
全球失衡被认为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美国和欧洲国家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寻找全球失衡的根源时,大多数辩论和研究都集中在宏观因素上,例如中国国内消费不足,美国储蓄率低以及中国汇率制度缺乏灵活性。2008年,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盈余达到创纪录的3490亿美元,中国一直被要求提高国内消费,重新估值人民币以减轻贸易顺差,从而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 另一方面,很少关注微观因素,例如贸易结构,跨国生产分散的扩散和东亚发展的生产网络。 随着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前所未有的自由化,这些微观因素重新塑造了贸易模式,改变了贸易统计的影响,并影响了双边贸易平衡。 因此,必须在广泛的背景下分析中国的贸易平衡,并评估结构变量在确定贸易模式和双边贸易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中国的贸易与标准教科书中模仿的传统国际贸易不同。 首先,外资企业生产了中国出口的一半以上。 在电子和信息通信技术(ICT)等一些商品中,外商投资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占出口的80%以上(Xing,2010)。 除了低劳动力成本,先进技术和与外国直接投资(FDI)相关的生产技术外,跨国企业(MNE)的品牌和分销网络都促进了中国出口的快速扩张。 换句话说,外国资本和技术与中国丰富的劳动力禀赋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出口的持续高增长。 然而,在传统贸易理论中,所有确定比较优势或利用丰富资源所需的技术都被认为是本土的和现有的。
其次,加工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41%以上。从加工贸易规模和涉及的商品范围来看,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加工贸易中非常高的份额是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跨国生产分散的延伸以及东亚生产网络发展的结果。加工贸易逆转了传统贸易模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而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则进口高科技产品。例如,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然而,根据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并成为ICT的主要出口国(2005年,经合组织)。此外,随着加工贸易,作为出口平台的国家与最终产品的目的地市场之间的双边贸易平衡被夸大,因为前者需要从第三国进口大量中间投入来加工出口。
加工贸易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iPhone贸易。 iPhone是最时尚,最先进的手机,专门在中国组装。用于iPhone的所有零部件均在德国,日本,韩国,台湾和美国生产,然后运往中国,用于组装即用型最终产品,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市场。在传统贸易统计方面,制造iPhone的生产分散和网络创造了一种非传统的贸易模式:美国公司Apple发明的iPhone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在生产智能产品方面没有比较优势电话根本。据估计,2009年iPhone贸易对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贡献了19亿美元。按照中国工人组装iPhone所带来的增值计算,美国将从中国的iPhone贸易中获得4800万美元的盈余。 。这意味着赤字只是来自第三国的转让,这些国家向位于中国深圳的独家iPhone装配商富士康供应零部件(Xing and Deter,2010)。
关于中国加工贸易的研究很多(例如,Aziz和Li,2007; Koopma,Wang和Wei,2008; Thorbecke,2010; Thorbecke和Smith,2010; Ahmed,2009)。所有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民币汇率与加工贸易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现有文献中的一个缺陷是生产网络在东亚和地理因素中的作用被忽略了。在检验中国加工贸易的决定时,必须包括代表生产网络和区域因素的因素,因为将零件组装成成品是生产过程之一。跨国公司下属的中国公司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数加工进口来自东亚经济体。本研究试图在一个广泛的框架内调查中国的加工贸易,重点是区域因素和人民币汇率。它基于1993年至2008年间与51个贸易伙伴进行的中国双边加工贸易的面板数据。这些贸易伙伴占中国加工贸易的99%。面板数据使我们能够解决加工贸易中的区域因素。
简单的描述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占中国贸易顺差的100%,并解释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平衡的大部分。通过根据原产地分解加工进口,我们发现中国是加工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占16.8%。这是第一个揭示中国在提供加工进口中的作用的实证研究。这对于评估中国加工出口的附加值和中国政府为促进出口实施的增值税退税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确定决定加工出口和进口的主要因素,估算了具有国家假人的增强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估计表明,中国的加工贸易具有显着的区域偏差。对东亚经济体的加工出口比其他地区高出三倍,而东亚经济体的加工进口则高出十一倍以上。关于汇率,估计表明人民币实际升值不仅会减少中国的加工出口,还会减少加工进口。具体而言,10%的实际升值将导致加工出口减少9.6%,加工进口减少3.9%。这一结果与加工进口作为加工出口的中间投入这一事实是一致的。如果加工出口下降,加工进口也应该下降。
2.文献综述
没有先进的技术,品牌和全球营销网络,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很难渗透到世界市场,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市场。加工贸易为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劳动分工和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提供了捷径。加工贸易涉及从国外进口零部件作为中间投入,将这些中间投入加工和组装成成品,最终通过跨国公司的国际分销和零售网络将加工产品再出口到全球市场。贸易自由化和运输成本下降极大地促进了跨国生产分割和生产过程专业化的发展。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将中国融入其生产网络并将中国作为低成本装配基地的机会。
加工出口由进口和国产零部件组成。国内成分的份额决定了国内对出口增加值的贡献以及各种政策对贸易量的影响程度。为了计算国内在国内加工出口中的份额,Koopman,Wang和Wei(2008)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出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含量。他们发现,在正常出口中,国内增值的比例高达88%至95%,但加工出口的比例在18%至26%之间。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地公司通常会接触外国公司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加工贸易也是知识溢出的有效渠道,对国内企业的生产率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使用公司层面的数据,Yu(2010)表明,加工贸易一直是中国本土公司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
大多数关于中国加工贸易的研究都集中在实际汇率和贸易平衡的关系上。 Garcia-Herrero和Koivu(2009)使用协整技术来估计中国加工出口和进口对实际汇率的长期弹性。根据1994年至2005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他们表明,人民币每增加1%,中国的加工出口预计将减少1.3%,而人民币升值,加工进口也将减少。
Chung,Chinn和Fuijii(2009)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1980年至2006年)调查了这个类似的问题。他们通过简单平均将月度数据转换为季度,并使用动态OLS回归估算处理输出和输入方程。他们的实证结果与传统理论的预期相矛盾,表明中国加工出口每增加1%实际人民币升值而不是减少,将增加1.86%至2.68%。
Aziz和Li(2007)分析了1995年至2006年出口弹性对实际汇率的动态变化。他们发现中国出口的价格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将出口分解为非加工和加工出口后,他们表明加工出口的价格弹性显着增加,而非加工出口的价格弹性保持不变。国内加工贸易的内容被认为是影响出口弹性演变的关键因素。
考虑到国内成分仅占中国加工贸易总值的一小部分,而中国的单边升值可能对中国的加工出口产生有限的影响,Thorbecke和Smith(2010)不仅分析了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影响。中国的加工出口,也是所有东亚经济体货币的联合升值。他们根据与中国贸易的重要性,构建了综合汇率 - 人民币与其他东亚经济体货币之间的加权汇率。综合汇率用于衡量其他东亚经济体的联合升值。他们认为,联合升值比单边升值更有效,因为人民币单边升值10%会使中国加工出口减少4%,而东亚经济体所有货币联合升值10%将减少中国出口增长10%。
Thorbecke(2010)利用1992年至2008年的扩展数据重新估计综合汇率对中国加工出口的影响,发现加工出口对综合汇率的弹性约为1,与之前的结果一致。此外,他估计加工进口的弹性,并表明东亚货币联合升值10%将使中国加工进口增加3.9%至4.1%。 Ahmad(2009)也表明,人民币和中国主要加工贸易伙伴的货币联合升值将更有效地抑制中国加工贸易的增长。然而,该研究并未分析加工进口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
3.中国加工贸易的程式化事实
加工进口来源
中国的加工贸易呈现出独特的地理特征。中国加工进口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东亚经济体。在前十大来源中,占2008年加工进口总量的88%,其中八个来自东亚:台湾,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图1)。这八个东亚经济体共占2940亿美元,约占加工进口总量的77%。台湾是中国加工进口的最大单一来源;处理进口的640亿美元来自台湾。日本和韩国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别为613亿美元和591亿美元。在前十名中,美国和德国是前十名中仅有的两个非东亚经济体。尽管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其加工进口仅为72亿美元,远低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或新加坡。
东亚经济体成为中国加工进口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原因。首先,日本,台湾,韩国和新加坡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从1985年到2008年,这四个经济体的累计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1,920亿美元。不包括香港,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Xing,2010)。其次,来自这些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已在东亚建立了生产网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市场上加工和组装零部件成品的理想场所。通过直接投资,东亚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扩大了生产网络,并将中国纳入其生产链(Kimura,2010)。最后,台湾制造商一直是信息通信技术的领先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他们已将生产设施迁移到中国大陆,大大促进了中国的ICT加工贸易(邢,2010)。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国最初生产了610亿美元的工艺进口,使中国成为其自身加工进口的第二大来源。这些加工进口首先由国内公司生产,然后出口到香港,最终作为生产出口的公司的中间投入再次进口。
为促进出口,中国政府一直向出口企业提供增值税退税。随着中国和香港之间的国产产品的往返,出口公司可以获得17.5%的增值税退税,而进口公司则可以从降价中获益。 1993年,来自中国的加工进口额达11亿美元,约占加工进口总量的2.9%。到2008年,这一比例飙升至16.2%,这表明税收激励措施在促进进出口方面非常有效。在关于加工贸易的文献中,中国作为加工进口的重要来源的作用被忽视了。鉴于中国实际生产了大量进口零部件,现有文献很可能低估了加工出口的国内含量。此外,大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往返意味着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加工贸易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取消税收激励措施可能更有效地抑制贸易顺差和重新平衡中国经济的增长道路。
图1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进行的计算。
加工出口的目的地市场
同样,中国加工出口的十大目的地市场如图2所示。众所周知,香港已经成为中国产品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分销市场。 在分析十大市场时,香港被排除在外。 相反,对香港的加工出口按其加工出口总额的比例分配给中国其他贸易伙伴。 前十大市场合计占4,900亿美元,占2008年加工出口总量的71%。与加工进口来源相比,加工出口的目的地市场相对更加多元化。
图2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进行的计算。
美国是中国加工出口的最大单一市场。 2008年,美国消费者购买了1,920亿美元,约占加工出口总量的28%。如图1所示,美国也是中国加工进口的十大来源之一。然而,从美国进口的加工量仅为加工对美出口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美国作为一个市场而不是中国的加工贸易来源更为重要。日本以800亿美元排名第二,其次是韩国,排名410亿美元。在十大目的地市场中,五个位于东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马来西亚。这五个东亚经济体共占1730亿美元,约占加工出口总量的26%。与加工进口中77%的份额相比,东亚在中国加工出口中的份额要小得多。这个简单的描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785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