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尖的综述及其药理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29 10:58:50

两头尖的综述及其药理作用

原文作者 WANG Shu-ling1, ZHAO Zhen-kun2, SUN Jian-feng1,3, SUN Yun-ting4, PANG Xiao-qing1, ZENG Zhao-wu1, and XIE Tian1

摘要:我们检测了中药两头尖的化学成分,连同它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性质、以及三萜皂苷的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改进。两头尖中最多的是以齐墩果烷为母核的五环三萜皂苷类成分,用于治疗神经痛和风湿病。到目前为止,37萜皂苷已从草本确定。据报道它的生物活性和药理特性有抗癌、抗菌、抗炎、镇痛、解热、抗惊厥、抗组胺和镇静作用。它也被用来诱导慢性肝炎的体液免疫反应和肝纤维化的治疗。然而,该草药也有溶血作用,可能是有毒的,这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药理作用、机制和免疫反应,以促进该草药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两头尖;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药

两头尖是治疗治疗神经痛和风湿病的中药,为毛莨科植物,主要在山东,河北,山西,和中国吉林省,并广泛分布于东北三省[1]。数十年研究发现,两头尖中许多化合物采自该草本植物,大多数都是三萜皂苷的代谢产物,具有抗生物活性的能力,如抗炎、抗肿瘤、抗惊厥、解热镇痛[2 3]。这些生物学反应已被广泛研究,但但其抗癌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两头尖总皂苷能抑制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宫颈癌[4]和其他。银莲花素A,从两头尖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主要皂苷,也被称为raddeanin R3,具有很强的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力[5]。银莲花素D是从两头尖中分离出来的另一个皂苷,也被称为raddeanin R5,它和银莲花素A一起发挥作用。在这项研究中,综合考虑了两头尖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传统应用、功能与主治

如图1,两头尖根茎传统上也被称为“两头尖”,是有悠久临床史的一种中药,被用来祛风除湿。

瘀血血瘀证。它也被广泛用于治疗四肢痉挛,关节疼痛,痈和溃疡,记录在《本草学经》、《本草苑》。

两头尖有辛热性质,而且是有毒的。它与皮(脾)经络有关。为毛莨科银莲花属多被银莲花的干燥根茎。由于毒性两头尖应该小剂量给药,孕妇禁用。

化学成分

两头尖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类、内酯类、挥发油、脂肪油、生物碱、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糖类。

三萜皂苷类

两头尖富含三萜皂苷,大多数是以齐墩果烷为母核的五环。从两头尖中鉴定的三萜皂苷化合物已有二十九种[5~23]。除上述化合物外,1983年薯蓣皂苷配基从两头尖中分离测定[6]

内酯类

刘大有[24]用稀盐酸从两头尖中提取出的总皂苷用活性炭吸附然后用酒精洗脱,原白头翁素和毛茛苷用硅胶薄层色谱进行分离鉴定(薄层色谱法,图2),1986年用同种方法发现了白头翁素[25]

油脂类

刘大有等[26]用乙醚萃取脂肪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脂肪油含量为1.1%(g/g)。周等[27]人用三倍的石油醚萃取了脂肪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脂肪油含量为2%(g/g)。25种油脂类化学成分已经从两头尖中确定[27]

氨基酸和矿质元素

1991年刘大有等[28]人从两头尖中鉴定了17种氨基酸和一种矿质元素(图2)。此外,一种生物碱药根碱通过乙醇和卫矛醇的萃取被鉴定,临床证明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积极作用(图3)[7]

图2.从两头尖中确定了内酯的结构

注释:A:原白头翁素;B:白头翁素;C:毛茛总苷

挥发油

1984年刘大有等[26]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两头尖中提出9种挥发油成分,并应用气-质色谱联用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图3 药根碱和卫矛醇的结构

银莲花素A的代谢产物

探索银莲花素A在体外和体内的吸收与代谢产物。为研究体外银莲花素A的代谢产物,首先制备大鼠肝脏匀浆样品,然后用薄层色谱和质谱鉴定银莲花素A的主要代谢产物齐墩果酸-3-O-beta;-D-吡喃葡萄糖基-(1-2)alpha;- L -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和一个未鉴别的化合物Rx(图4)[29]。建立一个大鼠空肠外翻肠囊模型研究银莲花素A的吸收,结果表明它在大鼠的大肠内很难被吸收。

生物活性及药理性质

抗癌活性

王等人[30]研究了用水解和溶剂法从两头尖中提取的总皂苷,主要成分银莲花素A占粗皂苷的20%。研究了皂苷类化合物的体内外抗癌活性和KB细胞株、HCT-8、MCF-7WT and MCF-7/ADR在体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s)分别为7.68、18.52、17.34和19.43mu;克/毫升,在小鼠体内测定了对S180、肝癌H22和EAC的抑制作用。1 g/kg灌胃,抑制浓度分别为68.1%、62.5%和69.3%。同时测定了粗皂苷的急性毒性,灌胃和腹腔注射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5.7g/kg和106mg/kg。

图4.Rx可能的合成工艺(RX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确认)

银莲花素A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刘等人[31]报道了12~48h内30 mu;g/mL银莲花素A在体外能基本抑制S180和腹水型肝癌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48h后银莲花素A对腹水型肝癌细胞DNA合成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1mu;g/mL,银莲花素A10 mg/mltimes;5 d能提高小鼠血浆CAMP含量的61%。银莲花素A对鼻咽癌KB和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用3-(4,5)-应用比色法(-z-y1)-3,5二溶液处理法测定,银莲花素A注射液对小鼠移植细胞肉瘤180、肝癌H22、宫颈癌U14的半数抑制浓度和银莲花素A灌胃对肉瘤S180细胞生长的影响用同一方法测定。银莲花素A对KB细胞和SKOV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64和1.40ug/ml。注射银莲花素A4.5 mg/kg对移植细胞肉瘤180、肝癌H22、宫颈癌U14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0.5%,36.2%,和61.8%。银莲花素A200mg/kg灌胃对肉瘤180细胞移植的生长抑制率为64.7%,银莲花素A的半数致死量为灌胃1.1 g/kg和注射16.1 mg/kg[32]

高等人[33]研究了银莲花素A对细胞增殖、凋亡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H460癌细胞的周期进展及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莲花素A诱导细胞凋亡和H460细胞的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以及抑制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银莲花素A抑制Akt的活化,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活化聚ADP核糖聚合酶裂解,导致对H46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由于银莲花素A难溶于水,任等人[5]从两头尖根茎发现了6种化合物并测试了其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所鉴定的六个化合物中的四个为银莲花素A,五加苷K,齐墩果酸3-O-alpha;- l-rhamanopyranosyl -(1-2)- [beta;基-(1-4)] -alpha;- l-ara-binopyranoside,和常春藤皂苷B,这对BGC823细胞和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从两头尖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抗癌活性[34]。用正交试验(L9 (3)4)从两头尖中获得优质的生物活性多糖,评价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肠道癌HCT-22细胞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该多糖在50~400 mu;g/mL之间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P<0.05)。在最大浓度为400mu;g/ml下,多糖的最大抑制率为54.3%plusmn;4.7%,200 mu;g/mL的剂量对HCT-22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为60.2%plusmn;3.6%。

此外,刘等人[35]发现两头尖能显著抑制H22移植瘤的生长,显著促进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两头尖治疗荷瘤小鼠对体重,肝脏和肾脏没有毒性。通过改善小鼠的免疫应答,两头尖的抗肿瘤活性可能被实现。因此,它们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

抗菌作用

两头尖挥发油、内酯、总皂苷、皂苷D、F、H对人体致病的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36]

抗炎作用

两头尖总皂苷的对角叉菜胶,葡聚糖,甲醛引起的大鼠手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甲醛引起的足肿胀抑制作用最强。研究表明皂苷D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手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高于总皂苷。且两头尖用巴豆油和水提取出的提取物可观察到其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中性粒细胞是构成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的功能对于宿主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抵御有害物质是必不可少的。在人类中性粒细胞中,吞噬作用和暴露于各种刺激物时会刺激过氧化物生成,如某些化学引诱剂和蛋白激酶的活化剂。路等从两头尖中分离出的6种化合物对人体中性粒细胞超氧化反应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这6种化合物依次为3-乙酰齐墩果酸(1)、齐墩果酸(2),刺五加苷K(3),多被银莲花皂苷R10、多被银莲花皂苷R12,多被银莲花皂苷R13。研究表明,化合物1,化合物2,R12,R13仅仅以高浓度才能显著地抑制由fLMP(N-甲酰蛋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引起的超氧化反应。其抑制率大小如下:R13>R12>化合物2>化合物1。化合物3和R10比上述4种皂苷显著的抑制fMLP引起的超氧化反应,同时这两种化合物在一个特定狭窄的浓度范围内(0.5~0.75 mu;mol/L)时能显著地加强超氧化反应。

外文文献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附外文文献原文

Review of Anemone Raddeana Rhizome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ANG Shu-ling1, ZHAO Zhen-kun2, SUN Jian-feng1,3, SUN Yun-ting4,

PANG Xiao-qing1, ZENG Zhao-wu1, and XIE Tian1

ABSTRC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nemone raddeana Rhizome,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eviewed, along with its bioactivity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ethod improvements of extracting and detecting triterpenoid saponins. A. raddeana Rhizome is used to treat neuralgia and rheumatism, and is rich in triterpenoid saponins, most of which are pentacyclic, with oleanane as the nucleus. So far, 37 triterpenoid saponins have been determined from the herb. Its reported bioactivity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anticancerous, antimicrobial,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antipyretic, anticonvulsive, antihistaminic, and sedative. It has also been used for the induction of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treatment of liver fi 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However, the herb also has hemolytic effects and can be toxic, which limits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on the pharmaceutical functions, mechanisms, an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to contrib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8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80316],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