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信息化对策
原文作者:Rui Huang*1
单位:1SHU-UTS SILC Business School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摘要:2020年前后春节,COVID-19疫情在全国逐渐蔓延,导致经济下滑,高校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就业岗位减少、毕业进度延迟、招聘形式变化、大学生心理焦虑等多重困难和挑战,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 应采取科学措施来处理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按时毕业、完善就业政策、重建大学生心理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就业工作的高质量。
关键词:疫情;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引言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中国遭遇的最严重、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大、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扰乱了经济运行的节奏。经济活动创造就业,就业的“质”和“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但是,疫情给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在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质”和“量”势必受到影响,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应对疫情影响,应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做好长期准备。当前,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防范大规模失业风险,这意味着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既面临着就业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裁员
根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新生春季招聘趋势报告》,截至2020年3月31日,高校相应毕业生的招聘需求规模企业同比下降22%。疫情持续让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承受巨大经营压力。随着复工时间的不断推迟,企业在停产停业的同时,必须保障现有职工的权益,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经营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困难,新的工作岗位将不可避免地急剧减少,但今年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如图1所示。一是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倒闭导致大量失业人员需要重新就业。二是留学转就业带来的压力,疫情在美国、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迅速蔓延,对市场造成冲击,这势必会改变那些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的计划。这些人要么先在中国工作,然后选择出国留学,要么选择在国内深造学习,这将加剧国内的就业竞争。最后,跨国公司外籍员工的回流加剧了就业竞争,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与国外疫情迅速蔓延相比,中国是最先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生活、保持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国家,跨国公司海外业务受到影响,而国内业务发展正常。因此,跨国公司更有可能将外籍员工转移到中国,这将不可避免地减少跨国公司在中国招聘的工作岗位数量。就业需求量萎缩与毕业生人数增加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图1近五年的毕业生人数
毕业进度延迟
受疫情影响,全国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视频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岗位意识。必须严格控制校门,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不得返校。大多数毕业生在寒假前的实习、就业面试和入学考试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然而,这些计划都因为疫情而被取消或搁置,比如工科毕业生无法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工作,使得毕业论文的写作难度加大。这些都严重耽误了大学生正常的毕业进度。
招聘形式的变化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发布疫情防控通知。加强区域隔离,通过严密围堵阻断COVID-19传播。教育部明确,疫情期间暂停高校现场招聘,大力推进在线就业服务。这给习惯了传统线下招聘形式的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方面,很多大学生不关注就业新闻。他们仍然抱着等待线下招聘的希望,不能随着疫情的影响及时改变求职思路。他们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接受网上求职。另一方面,笔试、面试、实习等求职环节是用人单位在现实中评估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线下招聘的暂停将直接导致用人单位无法有效甄选真正合适的员工,从而影响用人单位招聘选拔的准确性。
大学生心理焦虑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就业情绪相对低迷。一方面,疫情防控导致长期失业和延迟招聘,毕业生无法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企业,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还没有为求职做好准备,如基本素养和自信心的缺乏,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造成强烈的就业焦虑。一些学生对在线面试和非专业工作申请的困难感到畏惧,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导致面试表现不佳、求职失败。部分毕业生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他们仍然坚持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热门领域工作,而受疫情影响,相关用人单位笔试和面试被取消或延期,这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应对措施
拓宽就业渠道
从就业的角度,学校应加大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的力度。引导毕业生通过新的就业形式和灵活的就业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借助网络招聘扩大宣传规模,让更多用人单位选择到满意的人才,拉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距离。除上述方法外,引导毕业生从军、参加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干部等基层就业项目也是有效对策。毕业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提升技能,提高个人能力,也为找到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此外,高校可以举办教育讲座,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让有计划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力和优势。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创业可以带动就业,实现人生理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继续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就业,高校可以采取扩大研究生和博士生招生指标的方式,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引流,调整供求不平衡的市场,缓解今年的就业压力。适当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将为社会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同时,高校可主动联系校友和当地合作单位,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等行业进一步探索机遇,尽可能为每一位毕业生提供指导和服务支持,增加继续深造的机会。
保证按时毕业
学院应努力保证按时完成培养计划并符合毕业论文质量要求的学生顺利毕业。受疫情影响确实无法按时毕业的学生,可适当延长毕业期限。高校要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在线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紧密结合。高校应调整实习方式,加强对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高校应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安排,确保毕业生按时完成学业。
完善就业政策
扩大和促进就业是公共财政投资的重要方向。确保就业稳定,需要从经济基本面出发。各级政府要根据疫情后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就业保障,将国家政策转化为长期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落实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和高校创业者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信贷,鼓励正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优惠贷款。金融扩张需要让很多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受益,才能发挥其拉动就业增长、促进经济活力的作用。
目前,国家全面推行网上招聘,如网上宣讲、网上综合评价、网上面试等。鉴于招聘形式的这些变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延长接收报告、签订就业协议和登记的时间手续,通过传真、网络等方式为毕业生办理注册手续。高校应积极完善就业政策,简化毕业相关材料的提交程序。此外,高校应改进档案管理方式,延长档案保管时间,允许毕业生档案在学校存放两年。
大学生心理建设
面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要冷静面对,及时调整焦虑心理。冷静对待就业压力,积极做好下一步规划。正视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潜在的发展机遇。对未来就业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和预期就业行业的发展进度进行系统研判;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尽早处理。毕业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个人因素造成的风险。不断提高就业技能,包括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和考试准备能力。同时可以向他人了解更多信息,并就就业经验向专家咨询。树立发展信心,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学习如何自由面对镜头,展现自己的能力,该能力是基于个人素养的日常积累,更离不开反复的学习强化。因此,与其害怕和担心得失,不如通过相应的在线职业培训仔细梳理当前的求职需求,对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求职礼仪和技能要求等相关方面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以卓越的能力打赢“就业战”。
打造信息化就业平台
教育部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 就业”新模式的作用。高校要及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重心转移到网络岗位,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符合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发自己的在线招聘平台,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与相关企业合作,对网上就业平台进行测试筛选,寻找合适的就业平台,这样就可以为毕业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多方面的选择,并且根据毕业生自身条件和性格特点,进行智能供需匹配。特别是在COVID-19爆发期间,我们需要确保线上招聘畅通无阻,线下招聘暂停,此时高校要积极对接用人单位,转变供需协商方式,以网络视频双选会、空宣会、短视频招聘等形式开展招聘活动。高校要组织毕业生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求职活动,实现无需见面的即时沟通,解决毕业生在招聘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注意加强对网络招聘活动的支持和软硬件条件的保障。积极尝试建立校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就业市场,不断完善和丰富信息服务手段,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化在所有工作环节的全覆盖,着力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依托新媒体信息平台打造“云就业”系统,为精准就业服务提供更精准的引导。
建立精准帮扶机制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为每位毕业生量身定制就业计划,实时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高校还需要利用多方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加强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人才供需对接,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通过信息化实现多渠道就业。此外,对家庭困难学生,应给予求职补贴或租房补贴,当前,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成本上升,对于家庭贫困学生来说,交通、住宿等方面的费用可能会超出预期,导致难以负担,高校要及时了解贫困学生求职现状,给予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帮助,帮助他们投身求职,找到合适的岗位。
结论
疫情的出现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经济发展,但疫情过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将不断涌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同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很多,国家、社会、高校等各方要共同努力,切实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国家、大学还是毕业生自己,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落实好各级就业政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不仅是今天的求职者,也是未来的生产者、企业家和工作提供者。在当前形势下,毕业生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密切关注政府就业政策和企业招聘信息,与学校和学院保持密切联系。在磨练自己的同时,放松心情,积极应对现状,最终会克服困难,顺利进入职场。
外文文献出处:Rui Huang. Influence of Epidemic Situation o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Informatization Countermeasures[J]. E3S Web of Conferences,2021,235.
附外文翻译部分原文:
Influence of Epidemic Situation o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Informatization Countermeasures
Rui Huang*1
1SHU-UTS SILC Business School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Abstract:The COVID-19 spread gradually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the Spring Festival around 2020, leading to economic downturn and mor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colleges. Multipl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the reduction of employment posts, the delay of graduation progress, the change of recruitment forms and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lead to the huge employment pressure for college graduates. We can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by means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such as broadening employment channels, ensuring graduation on time, improving employment policies and rebuilding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way, the high quality of employment work in Colleges can be ensured. Scientific measures sh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5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7468],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