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及其机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4-07-23 22:20:05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了罕见的旱涝急转现象,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研究此次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机理及影响,对于提高旱涝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极端水文事件,特别是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国内外学者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形成机理、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事件概述:首先,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事件进行概述,描述事件的发生时间、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2.旱涝时空特征分析:利用气象观测数据、降水量、土壤湿度等指标,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旱涝范围、强度、持续时间、空间分布格局、时间演变规律等,以及旱涝急转的时间节点和转变速度,以期揭示此次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关的hydrometeorological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如降水量、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等)、水文数据(如河流径流量、水库水位、地下水位等)、遥感数据(如土壤湿度、植被指数等)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错误数据和缺漏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空间插值、时间序列分析等预处理,以满足后续分析的需求。


2.旱涝事件识别与特征分析:-基于收集到的hydrometeorological数据,采用合适的droughtindex,例如standardizedprecipitationindex(spi)、palmerdroughtseverityindex(pdsi)等,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事件进行识别,确定旱涝事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空间范围和严重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精细化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将利用高分辨率的气象数据和水文资料,结合遥感数据,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精细化分析,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为深入理解旱涝急转事件的形成机制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2.深入探讨多尺度气象因素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影响:将综合考虑大气环流背景场特征、天气系统影响、水汽输送特征等多尺度气象因素对旱涝急转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更全面地揭示此次事件的气象成因。


3.结合水文模型,量化评估旱涝急转事件对水资源的影响:将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事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量化评估其对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短缺风险等方面的影响,为水资源管理和旱涝灾害风险评估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强,周天军,李跃清.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过程及其成因分析[j]. 水科学进展,2012,23(06):781-788.

[2] 魏丽,徐宗学,周兵. 2011年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13,32(02):445-454.

[3] 王秀文,任国玉,宇婧婧,等.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旱事件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j]. 地理学报,2013,68(07):921-93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