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冬季的北极涛动,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冬季的北极涛动(AO)和西伯利亚高压(SH)对东亚冬季风(EAWM)的影响。发现冬季AO和SH在影响EAWM方面是相对独立的。冬季的AO可以直接影响东亚35°N以北地区和500hPa的地面气温(SAT),以及海平面气压(SLP)和东亚海槽,而并不是通过其对SH的影响来影响EAWM。与冬季AO的影响相比,SH对EAWM,尤其是东亚海岸SLP和北风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着。由于AO抑制了SH在亚洲大陆高纬度地区和一些亚北极地区的影响,因此SH对SAT的影响主要在东亚,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50°N以南等地区。
目录条款:1704地球物理学史:大气科学;全球变化:大气(0315,0325); 1620全球变化:气候动态(3309)。
引文:Wu, B., and J. Wang, Winter Arctic Oscillation, Siberian High and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Geophys. Res. Lett., 29(19), 1897, doi:10.1029/2002GL015373, 2002.
- 引言
北极涛动是(AO)代表了冬季海平面气压(SLP)场的主要经验正交函数,它类似于北大西洋的振荡,但是具有更多的区域对称结构[Thompson和Wallace,1998; Wallace,2000]。 之前的研究表明冬季AO与北极和欧亚大陆的地表气温(SAT)密切相关[Thompson和Wallace,1998; Thompson and Wallace,2000年;Wang and Ikeda,2000]。
东亚冬季季风(EAWM)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东亚的气候变化对邻近地区和遥远地区都有显着的影响[Lau和Li,1984; Zhang等人,1997;Ji等人,1997;Wang等,2000]。在冬季,很强的西伯利亚高压(SH)出现在亚洲大陆,它的东部有较强的阿留申低压(AL)。EAWM最突出的地表特征是沿着SH和东亚海岸东侧的强西北风,除了沿东北太平洋盛行南中国海外的南风[Chen et al.,2000]。Gong et al. [2001]首先研究了AO与EAWM之间的联系,并指出AO可以通过对冬季SH的影响影响EAWM。虽然冬季AO可能影响SH,但AO仅占SH的差异的13.0%。而作为北半球冬季的两个独立行动中心,AO和SH将在影响东亚气候变率方面发挥相对独立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冬季AO和SH在影响EAWM中的不同作用。
- 数据
此处使用的数据集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 / NCAR)的再分析数据,包括从1958 - 2000年的每月平均SLP,SAT(2-m),以及500hPa位势高度场[Kalnay et al.,1996]。并且David Thompson博士为本研究提供了AO指数。所有数据均为三个冬季月份(十二月,一月和二月)的平均值。
- 结果
如介绍中所述,冬季在东亚海岸盛行较强烈的西北风,而在夏季则转为西南风。因此,东亚冬季或夏季风的强度与经向风密切相关,并且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本文中,根据Shi等人的文献[1996]中,EAWM的强度指数(以下简称EAWM指数)大致代表东亚海岸的经向风强度,定义为在(110°E〜160°E,20°N〜70°N)内的区域SLP差值,经度和纬度2.5°*2.5°。与它们的定义相比,其中定义的面积限制在20-50°N,本研究的面积向北延伸到70°N。由于东北向延伸的东北部(图1)在东亚的高纬度地区实际上占主导地位。我们计算了区域平均SLP(40 - 60°N,80 - 120°E)作为SH的强度指数(图1,以下称SH指数)。这个定义也显示了Gong等人的一些不同[2001]。其中他们的定义区域是40-60°N,70-120°E,经度和纬度间隔为5°*5°。计算表明,本研究的强度指数比描述SH对EAWM影响的先前定义更加适用。图2显示了SH,AO和EAWM指数的年际变化。SH指数和EAWM指数的相关系数(以下称为CC)为0.8。这种高度相关意味着SH指数可以表示EAWM的强度。然而,SH指数和AO指数的CC为0.36,远低于EAWM。这意味着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么接近。虽然Gong et al[2001]提出冬季SH变化与AO密切相关(r = 0.48),有时两个时间序列反相变化,特别是在1972-1977年和1987-1995年的冬季(见图4)。这种现象表明,冬季SH与AO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并且与选定的地区密切相关,用于计算SH的强度指数。随着定义区域向西延伸,关系趋于更接近。然而,SH对EAWM的影响变得更弱。为了揭示冬季SH和AO对EAWM的不同影响,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案例选择了冬季SH和AO,列于表1。
1958年至1999年冬季(12月-2月)的平均海平面气压。阴影区域的SLP网格值被平均定义为冬季西伯利亚高度的强度指数。
表1:综合分析中选择的数据列表
在海平面气压场,差异类似于NAO模式,具有正相位(图3a)。而在东亚地区,鄂霍次克海南部和日本东部出现显著变化,这意味着AO会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3b显示,正SLP异常几乎覆盖整个北极,欧亚大陆和东亚,南部到贝加尔湖则出现最大的异常区域。同时,北太平洋呈现出负SLP异常,表明AL加深。因此,较强的SH与加深的AL之间的沿着东亚海岸加强。相应于冬季AO和SH的极端情况,SLP变化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它们对东亚的影响。这些表明,冬季AO和SH在影响EAWM方面相对独立。当然,冬季AO可能会影响SH,如图3a所示。而亚洲大陆高纬度的负SLP异常将有利于冬季SH的减弱。图3b还显示,冬季SH对整个北极和北大西洋部分的SLP变化没有显着影响。我们也注意到,冬季AO的一个正(负)指数阶段导致500hPa(未显示)的东亚低谷减弱(加强),这有利于产生较弱(更强)的EAWM。
图2.归一化冬季AO(实线),SH指数(虚线)和EAWM强度指数(细实线)的年际变化。 年指冬季(12月 - 2月),即下一年的1月和2月。
a
图3.冬季平均SLP差值在(a)冬季正负AO位相之间;(b)冬季SH(正数减去负数)。灰暗区域表示SLP的差异分别超过95%和99%的置信水平。
a
图4 冬季SH指数与(a)原始SLP;(b)与AO相关SLP变化后的差值SLP通过线性回归的相关性。灰色和黑色区域表示相关性分别超过95%和99%的置信水平。
a
图5 表面气温与(a)冬季AO和(b)SH指数的相关性。阴影的含义与图4中的相同。
图6 与图5b相同,除去冬季AO可能影响后的剩余表面空气温度。
为了消除冬季AO可能产生的线性影响,我们使用AO时间序列对SLP变化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然后计算冬季SH指数和原始SLP(图4a)的CC和剩余的SLP(图4b)。与图4a相比,图4b显示来自SH的影响在东亚变得更加清晰明显。 这意味着AO会抑制SH对东亚的影响,尤其是40°N以南。
我们还分别计算了SAT与冬季AO(图5a)以及SH指数(图5b)之间的CC。最显着的相关性出现在东经35°N的北侧(图5a)。如图5b所示,东亚50°N南侧,包括中国中部和东部,韩国半岛,日本大部分地区和部分西北太平洋的相关性显着。很明显,冬季SH在影响东亚地区气温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冬季AO的可能影响中移除,图6表明冬季SH在包括亚洲大陆中低纬度地区和日本南部地区对SAT的影响仍然较大。与图5b相比,我们也注意到,AO在亚洲大陆高纬度地区,喀拉海,巴伦支和拉普捷夫海域的部分地区相关性显着。这一现象清楚地表明,由于冬季AO的存在,冬季SH对SAT的影响在上述地区明显受到抑制。因此,SAT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冬季AO和SH在亚洲大陆高纬度地区和一些亚北极海域的综合作用。
- 结论和讨论
这篇文章表明,冬季AO和SH是冬季AO有时可能影响SH的耦合系统的一部分,而在其他时间,这两个事件是彼此相对独立。冬季北极涛动直接影响东亚35°N以北以及500 hPa的SAT,SLP和东亚大槽,而并不是通过影响冬季SH来影响。冬季SH显示出比冬季AO更直接和显着的影响EAWM,尤其是在东亚海岸沿岸的SLP和北方地区。由于AO抑制了SH在亚洲大陆高纬度地区的影响,SH对SAT的影响是主要发生在东亚,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50°N以南。 因此,冬季AO与SH在影响EAWM方面是相对独立。
如图2所示,SH可以决定EAWM的强度,而EAWM会直接影响东亚的气候变化。关于AO对EAWM的影响,AO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SH来间接影响EAWM(有时);另一方面,AO可以直接影响EAWM。在AO高指数状态下,欧亚大陆北部西风会强于常态,进而导致500 hPa东亚季风减弱。而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东亚地区对流层低层的经向风会趋于弱化,这是由于高层的强分区转向流变化。因此,东亚地区的气温会偏高,而EAWM会较弱。反向条件则适用于低索引状态。如图2所示,AO与EAWM之间的CC为0.28,对于42个样本而言略微显着。应该指出的是,与AO相关的温度平流对于东亚地区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
致谢。我们要感谢David W. J. Thompson博士提供了AO指数。还要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和编辑提供了他们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感谢国家重点发展计划(G1998040900),和日本全球变化前沿研究体系和国家自然基金会资助(批准号:49905003)。
参考文献
Chen, W., H.-F. Graf, and R.-H. Huang,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summer monsoon, Adv. Atmos. Sci., 17(1), 48 – 60, 2000.
Gong, D. Y., S. W. Wang, and J. H. Zhu,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Arctic Oscillation, Geophy. Res. Lett., 28(10), 2073 – 2076, 2001.
Ji, L., S. Sun, and K. Arpe, Model study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its influence, Adv. Atmos. Sci., 14, 1 – 22, 1997. Kalnay, E., et al., The NCEP/NCAR 40-year Reanalysis Project, Bull. Am.Meteorol. Soc., 77, 437 – 471, 1996.
Lau, K.-M., and M. Li, Monsoon of East Asia and its global associations: a survey, Bull. Amer.Meteor. Soc., 65, 114 – 125, 1984.
Shi, N., J. Lu, and Q. Zhu, East Asian winter/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indices with their climatic change in 1873 – 1989, J. Nanjing Institute of Meteor., 19(2), 168 – 176 (in Chinese) 1996.
Thompson, D. W. J., and J. M. Wallace, The Arctic Oscillation signature in the wintertime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temperature fields, Geophy. Res. Lett., 25, 1297 – 1300, 1998.
Thompson, D. W. J., and J. M. Wallace, 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tropical circulation, Part I: month-to-month variability, J. Climate, 13(5), 1000 – 1016, 2000.
Wallace, J. M.,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annual Mode: Two paradigms- one phenomenon, Quart. J. Royal Met. Soc., 126(564), 791 – 805, 2000. Wang, B., R. Wu, and X. Fu, Pacific-East Asian Teleconnection: How Does ENSO affect Asian Climate?, J. Climate, 13, 1517 – 1536, 2000.
Wang, J., and M. Ikeda, Arctic Oscillation and Arctic sea ice oscillation,Geophys. Res. Lett., 27(9), 1287 – 1290, 2000.
Zhang, Y., K. R. Sperber, and J. S. B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1438],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