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研究文献综述

 2024-09-09 09:21:37
摘要

扬子江城市群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在阐释生态环境脆弱性、驱动因素等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驱动机制分析方法及应用案例,重点探讨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选择、时空演变分析、驱动因素识别等方面,并对扬子江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扬子江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驱动因素;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生态环境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敏感程度和抵抗能力,以及系统自身调节和恢复能力的强弱。

它是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驱动因素是指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自然或人为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二、研究概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1.研究尺度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例如Adger(2006)对脆弱性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Turner等人(2003)构建了可持续性科学中的脆弱性分析框架,O’Brien等人(2004)探讨了不同情况下对脆弱性的不同解读。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别是城市群、流域等重要区域,例如徐中民等(2019)综述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潘竟虎等(2022)分析了中国省域生态系统服务脆弱性及其驱动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