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电磁环境考验。
雷电作为一种强电磁脉冲源,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对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甚至损坏。
双绞线作为一种常见的传输线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同时也容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的耦合影响,导致信号传输失真、设备误动作甚至烧毁。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雷电电磁脉冲耦合问题一直是电磁兼容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雷电电磁脉冲耦合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雷电电磁脉冲的模拟与测试、耦合机理分析、防护措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双绞线耦合机理分析:基于传输线理论,建立雷电电磁脉冲与双绞线的耦合模型,分析雷电电磁脉冲在双绞线上的传播特性,以及线缆参数、雷电脉冲参数、接地方式等因素对耦合强度的影响。
2.雷电电磁脉冲特性分析:研究雷电电磁脉冲的波形特征、频谱特性、传播特性等,为耦合特性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3.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和模型,建立雷电电磁脉冲与双绞线的耦合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或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首先,将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在雷电电磁脉冲耦合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雷电电磁脉冲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及双绞线的结构特点和电气特性。
其次,将基于传输线理论,建立雷电电磁脉冲与双绞线的耦合模型,并利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线缆参数、雷电脉冲参数、接地方式等因素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针对双绞线的结构特点,建立更为精确的雷电电磁脉冲耦合模型,并考虑线缆参数、雷电脉冲参数、接地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仿真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
2.结合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系统地研究不同参数条件下双绞线耦合雷电电磁脉冲的特性,揭示影响耦合强度的关键因素,为雷电防护措施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针对双绞线的应用场景,提出优化雷电电磁脉冲抑制措施,并通过仿真评估其抑制效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谢寿生, 张义军, 肖稳, 等. 架空双绞线雷电感应过电压及其分布电容影响分析[j]. 电工技术学报, 2020, 35(17): 3659-3668.
[2] 刘尚合, 张静. 雷电电磁脉冲耦合到双绞线的数值模拟[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 31(06): 65-71.
[3] 周辉, 黄海, 邓也, 等. 基于fdtd的架空双绞线雷电感应效应研究[j]. 高压电器, 2018, 54(01): 180-186.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