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规的分类外文翻译资料

 2023-01-05 13:41:36

校规的分类

Robert Thornberg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校规范畴体系,对校规内容进行考察和描述,从而明确校规不同类型背后的逻辑。本文数据来源于瑞典两所小学进行的人种志研究。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分析得出校规的范畴体系,主要包括以下范畴:(a)关系规则、(b)结构规则、(c)保护规则、(d)个人规则和(e)礼仪规则。根据这一分类,可以进行更有意识的带有规则的教学和专业工作。分类系统可以克服模糊和不合理,突出不同校规的内容、逻辑和功能。

学校和课堂规则存在于每一所学校,其功能类似于微型宪法或法典(Jackson, Boostrom, and Hansen 1993)。Boostrom(1991, 94)将课堂规则定义为“课堂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教师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或暗示的行为准则”。校规是一个比课堂规则更宽泛的概念。它被定义为“关于如何在学校情境中表现的处方、判断学校行为恰当、正确和可取、或不恰当、错误和禁止的标准”。根据Buckley和Cooper(1978, 256)的观点,规则是“指定适当的学生行为,并由权威人士(通常是教师或学校工作人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建立”。学校和教室的规章制度往往旨在规范或防止各种可能破坏活动、造成伤害或损坏学校财产的学生行为(Doyle 1990)。根据学校纪律和课堂管理文献(例如,Evertson, Emmer, and Worsham 2003;《琼斯与琼斯2004》;McGinnis, Frederick, and Edwards 1995;规则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维持纪律。它们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以便创造和维持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此外,Weinstein和Mignano(2007,100)认为,清晰的规则和惯例降低了课堂的复杂性:“它们将混乱最小化,防止教学时间的浪费”。研究表明,有效课堂管理的特征之一是教师善于建立和维护清晰的规则和程序(如Bohn, Roehrig, and Pressley 2004;Emmer, Evertson, and Anderson 1980;Freiberg, Stein, and Huang 1995;Sugai, Horner, and Gresham 2002)。Marzano(2003)对课堂管理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有效地设计和实施规则和程序与课堂中断的频率较低有关。此外,由于学校可能是危险的地方,学生可能成为暴力、骚扰、欺凌等的受害者,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紧急的,但不足以减少学校可能造成的危险(Potts 2006)。研究表明,一个强有力的预防措施是创造一种全校范围的积极氛围(Freiberg和Lapointe 2006),在这种氛围中,社会技能和其他预期行为得到明确的传授,并得到有效强化(Lewis 2001;Lewis等,2006;Nelson,Martella,and Galand1998)。

参考Weinstein和Mignano(2007),课堂规则需要与学校规则保持一致。此外,他们认为规则应该是合理和必要的,并且是清晰可理解的。这也符合马龙和蒂金斯(2000)的规则制定指南。规则必须是理性的,易于理解的,并“处理最佳学习环境所必需的行为”(马龙和蒂金斯2000,165)。然而,Schimmel(1997)认为,学校在制定和教授规则的实践中,往往违反了我们对良好教学的了解。据他说,大多数规则是:(a)消极的、限制性的和无法解释的;(b)专制型以独裁的方式传下来——通常被学生视为武断和不合法的;(c)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发展;(d)以正式和法律的方式而不是教育的方式编写和分发,没有评估学生是否理解它们的程序;(e)缺乏标准或程序,使学生能够质疑或质疑具体规则或其执行的公正性,或这些规则是否不必要、无关紧要、歧视性、含糊不清或前后矛盾。然而,儿童在社交过程中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且是主动的参与者(Corsaro 2005;Magnusson和Stattin 2006;,研究表明,学生会反思、评价和判断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干预(例如,Alerby 2003;迪瓦恩2002;Elliott等,1986;Killen 1990;斯佳丽1988;Tattum 1982;汤姆逊与荷兰2002;韦斯顿和图里尔1980年)。如果学生不明白规则的意义,他们往往认为它不重要或不重要不必要的。此外,如果他们不相信这一点。,他们也倾向于认为规则是不必要的。因此,学生们通常判断这些规则是坏的还是错的(Thornberg出版社)。

研究学校和课堂规则,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是拓展课堂管理和学校学科知识基础的一项积极的研究课题。Merrett and Jones(1994)认为,尽管大多数学校都有相当详细的规则体系,但是很少有研究是为了检验这些体系的本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校规的范畴体系,对校规的内容进行考察和描述,从而明确校规不同类型背后的逻辑。通过这样做,可以构建一种专业的校规语言,帮助教师:(a)系统地概述学校的校规;(b)在合理性和必要性方面考虑和区分规则;(c)提高以教学方式与学校和课堂规则合作的可能性,或者如Schimmel(1997)所说,以与教学内容相同的方式教授规则,与我们所知的良好教学相一致。

一、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瑞典两所小学的民族志研究。参与研究的幼儿园班级有2个(6岁),2个(8岁),5个(11岁)。学校和课堂规则的调查是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在其他学校环境,如操场,餐厅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日常互动、学生之间的违规行为、教师的批改和规则解释等都通过现场笔记和录音记录下来。还登记了一些文件,例如带有校规和教室规则的海报。此外,我们亦对13名教师进行访问,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对纪律、校规和有价值的教学工作的实践和内容进行推理的。并对139名学生进行了小组访谈。实地工作数据的定性分析是受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Charmaz 1990;戴伊1999;格拉泽和施特劳斯[1967]1999;Guv和Hylander 2003;施特劳斯和科尔宾1998)。相关指标的编码、指标的排序、异同点的系统比较、概念和类别体系的构建是本研究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面。

二、结果
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校规,更有必要对这些校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系统地理解它们。一种方法是对这些模糊的校规进行分类。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校规分类体系,作为校规内容的一种考察方法。这种分析产生了五类规则:(a)关系规则;(b)构建规则;(c)保护规则;(d)个人规则;(e)礼仪规则。这个分析和它的发现也通过对学生的小组访谈得到验证。

(一)关系规则

关系规则是指关于如何为人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的规则。这一类规定了对他人福利造成后果的行为,包括禁止对他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一些相关的规则是关于法令的,以他人的最大利益行事-即。,表现得亲社会。例如:善待他人,尊重他人,照顾他人,体谅他人,互相帮助。其他关系规则是禁止对他人造成有害后果的行为——例如,不要打架,不要踢别人,不要欺负别人,不要取笑别人,不要互相辱骂。

(二)组织规则

是指旨在组织和维护在学校发生的活动的规则,或旨在组织和维护活动发生的物理环境(包括物理属性)的规则。该类别可分为两个子类别:(a)活动规则和(b)环境规则

(三)活动规则

活动规则是指以组织和维护活动为目的,规范个人以维护活动为目的的规则。活动规则可以看作是构建和构建活动本身的游戏规则,它包含了关于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表现的规则,也包含了对破坏、干扰或抵消活动的行为的禁止。这个子类别又可以分为五个子类别。工作规则是指为组织和维护学校的课业活动而制定的规则,如上课、课桌工作、小组讨论等。例如:不要打断同学的课桌,不要在课桌上讲话,如果你想发言请举手,不要同时发言。自由活动规则是指旨在组织和维持学生在校自由活动的规则,即这些活动通常发生在课间休息或自由玩耍的时候。

例如,在课间休息时在操场上组织和维持游戏活动和球类运动的规则。学生们通过传统(既定的足球规则或比赛规则)或通过在同辈群体、班级或学校内进行谈判或修改规则,在有或没有老师参与的情况下,获得这些活动的规则。然而,当教师参与这些过程(通常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冲突或打架),并使这些规则合法化时,他们就获得了校规的地位。过渡性活动规则是指在课前、课间、课后或学生自由活动、课间、自由活动之间,为组织和维持不同的活动而制定的规则。过渡活动的例子有这样的程序:学生开始一天的学习,先进入衣帽间,然后进入教室;当他们出去或从休息时间回来;当他们在不同的教室之间移动,打破一天的常规。过渡性活动规则的例子有:上课准时,上课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排队等候老师叫你进入餐厅,不要呆在更衣间。

预防活动规则规范学生日常生活以外的课活动的方式应该是通过为个人创造条件促进课活动的学生,当他们遵循这些规则,以一个理想的方式参与课程活动(根据老师的观点)。其中一条规定是,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不能呆在室内,而必须呆在室外。在一些事件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通过声称他们需要新鲜空气来激发这一规则。从教师的陈述中可以看出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它促进了学生的集中技能;另一个是,如果学生不出去,他们可能会头痛;第三个原因是新鲜空气与户外活动有关,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上课时保持冷静和安静。这一类别的另一条校规是,你应该做好家庭作业,并做好充分准备。其他群体工作活动的支持性规则,是指规定学生行为规范的一套具体规则,该规则规定,如果其他群体或班级在附近,学生的工作活动不得受到干扰或干扰。这些规则支持对这些其他组中的活动有效的活动规则。例子包括:不要大声说话或者是吵闹的,当你走在走廊开门到其他教室的学生工作,或者当你在户外休息期间,不要站在教室窗户,透过它,试图与那些参与在室内工作。

(四)环境规则

这一结构规则的子类别包含旨在结构和维护物理环境(室内和室外)的规则,包括物理属性或人工制品,其中活动被集成或发生。此外,这里还可以对另外两个子类别作出区分。预防环境规则是指通过颁布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及其制品的法令,禁止各种破坏或破坏行为,旨在防止破坏或放松自然环境秩序结构的规则。例如:不要在操场上乱扔垃圾,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有窗户的墙壁附近踢足球,以及小心学校的财产。恢复环境规则是指在进行活动之后,旨在恢复或重建秩序结构的规则。例如,把课间用过的木棍、球等物品带回来,上完木工课后整理好。

(五)保护规则

是指有关安全和健康的规则。这一类包括禁止伤害自己或使自己或他人遭受意外危险。保护规则包含两个子类别。健康相关规则是指旨在促进或保护学生健康的规则。这项研究中与健康相关的规定包括允许学生携带水果和蔬菜上学,但不允许携带糖果。一位老师在采访中解释说,糖果禁令是存在的,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对自己的牙齿和健康造成损害,从而避免。超重。”禁止在室内大喊大叫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学生和老师的听力。一个老师认为:他们不允许在更衣室里制造太大的噪音,因为如果他们大喊大叫,这对他们的听力不好。事故预防规则是指为了维护安全,防止学生在无意中伤害自己或他人而制定的规则。例如:不要在走廊里跑步,在冰上玩耍时要小心,不要在操场上骑车或溜冰。一个老师说:关于在走廊里跑步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事故,人们滑倒,受伤,打掉

(六)个人规则

是指要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规则。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这一类别包含三个基本规则。个人责任的原则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必须坚持你所做的,你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撒谎,也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预先思考的规则意味着学生必须在行动之前思考:在行动之前考虑你的行动意图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尽力而为”原则是老师偶尔会让学生注意到的一条基本原则,通常表述为“(你)尽力而为”或“尽力而为”。

礼仪规则

最后,礼仪规则是指在学校(“学校礼仪”)或社会(“社交礼仪”)中所体现的关于如何在社交场合表现的风俗习惯或传统的规则,不属于关系规则的概念。当一些老师在采访中谈到这些规则时,他们通常使用“传统”、“文化”、“态度”、“守旧”和“这就是我们做事的方式”等词汇和表达。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并不“适合”:它看起来不愉快。它看起来邋遢。例如:在课堂上不要戴帽子,不要骂人或说脏话,在学校不要嚼口香糖(即使它含有氟),不要像“一袋土豆”一样坐着。关于cap禁令,一位老师说:我想这就是我们瑞典人在餐馆里的行为。我们不会头上戴着东西到处走,对吧?因此,这是一种仍然存在的规则,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行为方式;你在室内不戴帽子。教师在激发这类规则时,会参考社会规范和期望。

根据分类的原型模型(见Dey 1999),这五个规则类别在一定程度上重叠。例如,有些规则可以同时作为关系规则和结构化规则发挥作用。例如,在课堂讨论或对话中,举手等待发言的课堂规则(a)作为一种结构化规则,通过结构化和促进活动(即(b)作为一种关系规则,阻止学生与他人在同一时间轻率地开始讲话。例如,禁止使用脏话是一种礼仪规则,把脏话作为谈论电影或讲故事的一个元素,但这是一种与咒骂他人有关的规则。这是许多学生在研究中得出的一个区别:好吧,听听这个。如果你骂别人,他们可能会很生气,等等,这是不好的。但如果你不咒骂任何人,只是说:“该死,你传球真漂亮”,那么没人会生气。(五年级的男孩)他们认为,当你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比如不小心撞到椅子或其他物体时,说脏话并不重要,因为“事情没有感情”(5年级男孩)。如果禁止嚼口香糖是为了防止学生嚼含糖口香糖(一项与健康有关的规定),那么它可以被视为一项保护规则;如果这项规定不区分口香糖的种类,那么没有一所学校会这么做。规则对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12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8368],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