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环境中的全纳教育推行:香港幼儿园的个案研究
Jie Zhu, Hui Li amp; Wu-Ying Hsieh
To cite this article: Jie Zhu, Hui Li amp; Wu-Ying Hsieh (2017): Implementing inclusive education in a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 a case study of a Hong Kong kindergart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香港的小学和中学一直在推行全纳教育,现已扩展到学前教育。但是,如果没有合格的老师和足够的资源,就很难在儿童早期环境中实施。本个案研究调查了香港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如何实施全纳教育,重点是实施的益处和挑战。两名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他们的老师和家长,学习支持小组成员和学校校长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采用了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所选择的幼儿园推行了各种各样的全纳教育实践;(2)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所有受访的参与者都表现出对全纳教育的积极态度,并讨论了在香港儿童早期环境中实施全纳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关键字:儿童早期环境;全纳教育;香港;特殊教育需求;利益相关者的观点
受全球包容性教育的影响,香港(HK)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倡导融合(张,2013)。进来,作为幼儿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有特殊教育需求(SEN)的幼儿引起了更多关注(Lai Gill,2014)。面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孩及其家长日益增加的需要,香港的一些主要学前教育环境变得更为开放和包容(张,2011)。然而,在香港实施幼儿全纳教育(ECIE)仍有许多障碍(Poon,2013)。香港的相关研究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在香港幼儿园推行全纳实践的个性化探索方面。因此,本个案研究深入探讨所选择的幼儿园如何在其本身的环境下推行全纳教育,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何看待这项全纳计划及其实践。
一、ECIE在香港:
1997年,香港教育厅在中小学实施了为期两年的融合试点项目(Lee,2013)。这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一次有机会被纳入主流环境(张2013)。在学前阶段,虽然社会福利署(SWD)在1978年开始倡导融合(Lee,Teung,Tracey,Barker,2015),但是由于实际的政策支持有限,ECIE的实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不可行的(Poon,2013)。为了赶上中小学全纳教育的发展,香港政府在过去十年推出了“幼儿园暨幼儿中心综合计划”等计划,将有特殊教育经历的幼儿纳入主流环境,帮助他们适应正常教育系统和社区(EDB 2015)。总共有216个学前教育机构加入了综合计划(SWD,2016),但由于能力有限,大多数特殊幼儿必须等待数年(包括评估和安置)才能有机会进入这些主流学校(Poon, 2013)。此外,这项计划仅限于轻度或中度身心障碍者(SWD,2016)。由于早期儿童教育尚未纳入香港的义务教育,所有幼儿园都是私人所有(Chan,2003),如果没有立法或具体的ECIE政策,学校的全纳实践很容易受到市场力量的影响。因此,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以学业成就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难以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Cheuk,Hatch,2007)。
尽管没有强制规定,但在儿童早期环境中,一些包容性做法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个别化教育计划(IEP)(Yuen,Westwood,2002;张,2011,2014)。特殊服务(如语言和语言治疗)和设施也很常见(Huang amp; Diamond, 2009; Poon, 2013)。在基于信仰的学校中,精神支持也起着重要作用(Lai amp; Zhang, 2014; Zhang, 2014)。Zhang (2011)调查了香港的三所幼儿园,总结了主要的全纳做法,包括同伴支持、营养与健康、环境与课程安排、设置包容性课程、团队合作、IEP、过渡准备、专业发展及家校合作。许多研究证实了包容对幼儿、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Ainscow, Booth, amp; Dyson, 2006; Allen, Paasche, Langford, amp; Nolan, 2011)。然而,对在香港接受特殊教育的幼儿的支持仍然有限。对在香港SEN的幼儿的支持仍然有限(Lee et al., 2015; Zhang, 2011)。即使是进入主流幼儿园的幼儿也很难获得必要的支持,因为许多早期儿童环境没有足够的资源或合格的老师(Lai amp; Zhang, 2014)。
二、利益相关者对香港ECIE的看法:
许多研究都侧重于探索老师的信念和对全纳的态度,因为老师的积极态度通常被认为是成功的包容性课程的主要因素(Cheuk amp;Hatch, 2007; Lai amp; Gill, 2014; Lee et al., 2015; Poon, 2013)。有趣的是,香港幼儿园老师对包容性教育的态度参差不齐:大多数老师都以积极的信念支持它(Lai amp; Gill, 2014; Poon, 2013),其他人表示,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比如,高师生比例、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学术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政府的支持有限、家长的期望过高、市场力量等都让他们感到压力和无助,一些人认为包容是一种负担Cheuk amp;Hatch, 2007; Lai amp; Zhang, 2014; Poon, 2013; Zhang, 2011)。
儿童特殊需求的类型和程度((Lai amp; Gill, 2014; Lee et al., 2015; Stoiber, Gettinger,amp; Goetz, 1998)对老师对全纳的态度有重要影响。专业培训(Lee et al., 2015)也可能影响他们的态度。Lee et al. (2015) 发现大多数老师对有学习和语言困难的幼儿持积极态度,并且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老师往往更容易接受。受过特殊教育培训的老师对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儿童的接受程度要低得多,因为他们报告说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很难容纳(Lai amp; Gill, 2014; Lee et al., 2015)。近年来,老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其态度的积极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Lee et al., 2015; Lee, Tracey, Barker, Fan, amp; Yeung, 2014; Poon, 2013)。Lee et al. (2014)和Poon (2013)发现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香港幼儿园老师更有可能有积极的态度,这意味着更多的老师认为他们可以支持和容纳特殊需要的幼儿,他们就会表现得越积极。
父母在实施全纳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Nutbrown,Clough,&Atherton,2013)。然而,很少有研究考虑过香港父母的态度(Lai&Gill,2014)。Stoiber et al. (1998) 发现父母和老师通常持不同的态度,没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父母更容易产生负面态度。Lai and Gill(2014)采访了12位家长,发现大多数人认为特殊需要幼儿应该有权被纳入主流学校,并且可以从全纳教育中获益,尽管有一些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的父母认为特殊需要的幼儿会影响他们孩子的学习。老师进一步报告说,许多家长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孩子有特殊需要,因为这个标签可能影响他们过渡到小学 (Lee et al., 2014) 。
这些研究为香港早期儿童环境中的全纳教育提供了证据。然而,关于香港幼儿教育如何实践全纳的深入资料仍然不足。此外,虽然已经讨论了提供者对全纳教育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但很少有研究涉及父母,父母分享的观点分散且缺乏细节(Lai&Gill,2014)。Poon(2013)研究认为由于香港政府的支持有限,在香港成功实施学前全纳教育可能更多地取决于个别学校的努力,特别是那些拥有自己的资金和专业团队以支持全纳的学校。因此,有必要对香港幼儿园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全纳课程进行更个性化的探索。这些独特的案例将为香港政策制定者,幼儿园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重要证据,帮助他们改进现有的做法。因此,本案例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如何在所选幼儿园实施全纳计划?
(2) 利益相关者对这所幼儿园的全纳计划的看法是什么?
三、方法
(一)环境
这项研究是在S幼儿园进行的。这是香港岛上的一所普通幼儿园,为3至5岁的儿童提供半天课程,并以其全纳的做法而闻名。作为一所基督教学前班,它坚信孩子,即使是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都是以独特的才能创造出来的,应该得到平等对待。该幼儿园自1986年以来一直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为其包全纳教育方案建立了一个综合系统。
(二)参与者
在校长和学习支持协调员(SENCO)的支持下,在获得父母和老师的同意后,两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被选中接受本研究的后续行动。一个是在小班的四岁男孩,有自闭症和言语延迟,另一个是在大班的有社会问题的五岁男孩。两人都参与了全纳教育计划至少一年。这两个孩子的父母和另一位在计划中的有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母亲也参加了这项研究。
该研究包括两名目标儿童的班级老师,另外两名班级老师,SENCO(学习支持团队负责人),两名学习支持助理(LSA)和校长。他们都有与特殊需要幼儿合作的经验(参见附录了解学校工作人员的背景信息)。
(三)数据采集
通过多种方法(观察,访谈和文件审查)和资料来源(校长,支持团队成员,班级老师和家长)建立了两个三角关系。
1.观察
在对学校环境安排进行一般观察之后,花了四个半天时间来观察两个特殊需要幼儿从他们各自的课程开始到结束的日常的学校生活。观察的焦点集中在他们如何与老师和同伴互动,以及他们如何得到该计划的支持。根据学校的日程安排,所有在他们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记录在详细的现场笔记中。此外,观察了两次学习支持团队的IEP会议,并记录了他们所做的和讨论的关键信息。
2.半结构化访谈
观察结束后,各利益相关者被邀请进行个人访谈。开放式问题提供了更多关于全纳教育做法和不同利益相关者发表意见的机会的信息(Zhang,2014)。访谈提纲借鉴于Lee(2013)和Poon(2013)的访谈设计,并用于收集利益相关者的相关个人资料,全纳实践和对全纳计划的观点等的详细信息。每次与家长,班主任和学习支持助理(LSA)的访谈持续至少30分钟,而与校长和SENCO的访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因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整个计划的细节。所有的采访都是用英语进行,并进行了录音。
3.文本分析
在这项研究中,从学校网站和校长处收集了全纳政策的正式介绍和详细的计划程序。儿童IEP组合,项目评估结果,家庭——学校通信表和学习支持助理(LSA))日常观察清单等文件的关键信息被记录为详细说明,因为它们不允许复印或向公众发布。所有这些文件都提供了有关S幼儿园全纳教育做法的补充信息,并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分析。
(四)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在收集后立即转录和分析。观察数据,访谈数据和文件被交叉引用(Lee,2013)。总而言之,这些数据为S幼儿园的全纳性做法提供了证据。首先,根据先前研究得出的先验代码分析了该幼儿园全纳教育实践的数据(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OFSTED], 2006; Zhang, 2011, 2014)。随着数据的积累和反映,以及随着新数据中代码的出现,主题和子主题被多次调整和重组。最后的全纳实践类别用于确定第一个研究问题的主题,其中包括计划背景,学校政策,专业支持,团队协作,IEP,同伴支持,个别化教学和培训以及方案评估。此外,我们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全纳教育计划的看法,并将这些数据分为五类:接受特殊需要幼儿、全纳教育、满意度、全纳教育计划的优缺点、挑战和困难。
五、结果
(一)在幼儿园开展和实施ECIE
1.计划背景
由于有着在不同背景下招收特殊需要幼儿的悠久历史,S幼儿园于2004年开始考虑创建一个全纳课程,并为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个别化支持。第一个试验课由4名自闭症儿童和10名正常发展的儿童组成,该课程大获成功。但由于行政上的困难,它在下一学年结束了。然而,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反馈促使校长考虑实施一个全纳计划,并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计划管理团队。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2010年正式实施了一项全纳计划。在该年,共有6名特殊教育需要幼儿参加了该计划。他们的特殊需求包括自闭症,言语延迟,唐氏综合症以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学习支持团队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及其家人提供了重点支持,其中包括一名经验丰富的SENCO,负责协调整个计划,以及四名LSA,他们在常规教室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个人支持。
2.学校政策
学校的官方文件明确说明了全纳计划的相关政策和程序,包括专业人员和家庭的角色和职责,支持服务的内容以及进入和退出计划的详细说明。
S幼儿园开发了一个与孩子们可能需要的支持水平相对应的三波模式。所有过程均基于观察,并根据标准程序仔细进行。对于第1波的孩子,老师只需要对他们的教学策略稍作修改,孩子们就能适应。根据教育心理学家或专业评估报告的建议,第二和第三波的儿童需要额外的支持,他们的家人可以报名参加学校提供的自费支持服务。
3.专业支持
校长认为专业培训是成功的全纳计划的基础。因此,S幼儿园优先考虑为员工提供专业的专业培训。SENCO通过定期研讨会和现场指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1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200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