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度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国际数据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28 14:07:32

英语原文共 11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贸易开放度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国际数据

Thai-Ha Le,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Youngho Chang,南洋理工大学 Donghyun Park,亚洲开发银行

摘要:我们通过各国面板数据研究贸易开放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用颗粒物(PM10)的排放量作为环境质量的基本指标。面板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颗粒物排放,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以全球数据为样本,我们发现,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带来的环境的恶化。然而,研究结果因各国收入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贸易开放度对中高收入国家的环境具有正面作用,但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这些结果对不同贸易开放方式和环境质量的不同指标都十分显著。重要的是,研究的结果与现行的观点一致,即富裕国家将环境污染物转移到贫穷国家。最后,我们找到了反映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颗粒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的证据。

1.简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恶化的广泛关注,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在贸易政策制定中,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于贸易开放度和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例如,Frankel and Romer;1999年,Antweiler等,2001; Cole and Elliot,2003;Boulatoff and Jenkins,2010;Shabaz等, 2013)。这些研究的现象是复杂的,一些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度和环境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其他人发现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所有理论和证据都表明,贸易会促进经济增长。举一个例子,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融入了全球贸易体系。如果贸易带来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恶化,受影响的国家可能实施更严格的环保法规。我们预测这将带来更环保的生产技术,从而改善环境质量。这种观点得到了Antweiler(2001) 等人的支持,他的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度与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减少密切相关。 Baek (2009)等人的研究也显示,贸易和收入对发达国家和中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Boulatoff 和Jenkins(2010)发现,从长期来看,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的贸易和石油相关的碳排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另一方面,许多研究已发现,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导致环境恶化。从概念上讲,一个在生产排污量高的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很可能会专门生产那些高污染产品。但这样做会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对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而迅速崛起,正是一个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并带来环境严重污染的典型。Kellenberg(2009年)和Managi和Kumar(2009)也认为贸易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贸易开放度究竟是有益于还是有害于环境?更具体地讲,贸易开放度程度的加深是否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环境质量表示为存量,将环境的恶化或改善表示为流量。因此,污染物排放的高流动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使用世界各国的不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运用全球代表性的面板数据,更广泛深入地了解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贸易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首先,我们不能否认,整个面板数据中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的贸易开放度,颗粒物排放和收入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这一发现对贸易开放政策和污染物排放的不同指标都十分显著。其次,我们发现,从长远来看,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对于高收入国家来说,贸易开放度带来积极的环境效应,而给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带来的是负面作用,且影响十分显著。结果对贸易开放度和污染物排放的不同的指标都非常显著。最后,我们从全球样本数据和不同收入国家的数据中发现,贸易开放度和颗粒物的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本文其余部分如下:第二部分回顾相关文献,第三部分是实证模型和数据,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结果,最后一部分是全文总结。

  1.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

根据Copeland和Taylor(2013)的研究,贸易开放度对环境的影响是通过两个方面:规模效应和复合效应。规模效应是指贸易对经济活动规模的影响。具体来说,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将导致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例如更多的物流服务,更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及消费。由于这些经济活动本身意味着环境成本,由此可能会得出结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刺激了经济活动,并恶化了环境。

另一方面,复合效应是指贸易对不同国家的生产结构的影响。具体来说,环境法律法规相对落后的贫穷国家将专门生产高污染产品,然而具有严格环境法规的富裕国家将专门生产清洁产品,这导致污染产业将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opeland和 Taylor,2013)。这个观点与Baek(2009)一致,他也发现在发达国家,贸易与收入的增长对环境有保护作用。但是,本文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污染产业迁移带来严峻的问题,相对贫穷和少发达的国家将面临发达国家转移的大量污染物排放的问题(Copeland和 Taylor,2013)。

然而仍然有一些观点认为贸易对环境有积极作用。Antweiler(2001)等人提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环境有积极的技术效应。也就是说,如果贸易自由化使实际收入增加,带来经济的发展,将使得国家有更强的经济能力和意愿完善环境法律法规,进而改善环境。除此以外,如果贸易开放度增加带来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也将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这也将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换句话说,如果贸易自由化能带来收入的增加,使某些国家转而生产相对清洁的产品,这种情况下,贸易会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Copeland和Taylor,2013)。

由于这些理论既有认为贸易对环境是正面作用又有认为是负面作用的,那么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实证分析来解决。本文将对91个国家的颗粒物排放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收入效应纳入贸易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的分析,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该假说假定人均环境污染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形关系。随着收入增加,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将增加,当收入到达某一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将减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复杂的且尚无定论。某些研究结果与该假说一致(例如,Dinda和Coodoo,2016;Managi和Jena,2008)。

另外一些研究(Dinda等,2000;Coondoo和Dinda,2008;Akbostanci等,2009)反驳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Coondoo和Dinda(2002)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研究EKC的因果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解释收入-污染物排放的因果关系。其研究使用覆盖了88个国家,不同洲的12个国家群的数据来检验收入-污染物排放的关系。该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群有三种不同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虽然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但是研究基于二元框架,可能会因遗漏变量偏差而导致虚假结果。

总的来说,研究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的文献尚无定论。此外,很少有研究中使用面板框架来解决可能存在的国家间的独立性。我们只能找到Jaunky (2011),Arouri 等(2012),Haggar (2012) and Ozcan (2013)的文章使用该方法。然而,这些研究都没有着眼于从世界各国中使用一国的样本,而且也没有将收入水平和EKC假设纳入分析。本文的将补充这些方面的不足,来丰富相关研究。

  1. 实证模型与数据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本文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实证分析的模型和数据。

3.1 实证模型和数据说明

为说明贸易开放度、人均收入和环境质量的关系,首先定义环境质量(EQ)、贸易开放度(TO)以及人均收入和人均收入的平方(GDP和GDP2)的函数如下:

EQ = f ( TO,GDP,GDP2 ) (1a)

如方程所示,因为收入在决定环境质量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纳入到我们的分析中。本文的研究中,环境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因此选择合适的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带来大量的污染物,也就是说,贸易对环境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Frankel和Rose,2005)。

例如,在建立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模型中,Frankel和Rose(2005)将人均GDP作为贸易的指标, 将SO2 (二氧化硫),NO2 (二氧化氮),PM(悬浮颗粒物总量),CO2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森林砍伐(年平均百分比变化量)能源消耗(生产每单位GDP所需消耗的资源和化石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和天然气),农村人均可用清洁水,作为环境质量的指标。虽然他们的主要研究当地空气污染的前三项指标,但是仍然是最相关的。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从国家层面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因为这是纯粹的全球外部性问题。森林砍伐和能源消耗不能作为环境的指标,不过观察这些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指标也具有指导性作用。Frankel和Rose(2005)认为,森林砍伐,能源消耗和水源的指标可能涉及成分和数据不可靠的严重问题。

由于我们的研究涵盖了全球的面板数据,各国长期的数据的可用性是一大难题。很多数据都无法作为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比如氧化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PM2.5,臭氧层。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也无法作为水环境的指标,此外,一些土壤环境的指标,如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无法使用。此外,我们也没有使用复合环境质量指标,如环境可持续指数或人为生态足迹的各项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只适用于少数年份,而且是结合生态和环境政策的指标(Bernauer和Koubi,2009)。另一方面,PM10的数据适用于调查年份中的大部分国家(98个国家)。因此,考虑到数据的可用性,我们使用PM10作为空气质量的指标,也是本项研究中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PM10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可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导致心脏病,肺癌,哮喘,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此外,由于颗粒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温室气体的增加也导致了全球变暖。因此许多学者都将PM10作为环境质量的指标(例如,Nowak等,2006;Plassmann和Khanna,2006;Lee等,2009;Miah等,2011;Salvador等,2012)。

本文使用的PM10的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指标(WDI)。此外,我们将使用二氧化碳作为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指标来判断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否显著。环境保护署(EPA)最近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将对人体健康和福利产生威胁。PM10具有本地和跨境影响,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在各文献中,使用过很多方法来测量贸易开放度变量,通过采用不同方法测量贸易开放的,可以更深入的探究贸易开放度与环境质量的关系。Squalli和Wilson(2011)回顾了过去文献中使用的测量贸易开放度的方法,最常使用的是将M/GDP(进口占GDP的比重),X/GDP(出口占GDP的比重)和(Xthorn;M)/ GDP(进出口总量占GDP的比重)作为实证分析中贸易开放度的指标。因此,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除了使用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作为贸易开放度,本文还将使用出口占GDP的比重和进口占GDP的比重的指标进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的模型也可写成以下形式:

PMit = f(TOit,GDPit,GDP2it) (1b)

或者转化为:

PMit = nu;i GDPit eta;1iTOit eta;2iGDPit eta;3iGDP2it εit (1c)

其中,i=1,2,3,hellip;hellip;N代表各个国家,t=1,2,3,hellip;hellip;代表时间。PMit 是指PM10(微克每立方米),TOit 是指贸易开放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GDPit 是指人均实际GDP,GDPit2 是指人均实际GDP的平方。

所有变量的数据来自世界发展指标(WDI,2014),并被整理成时间序列数据。所有变量都转换成自然对数,以减少异方差。系数eta;1,eta;2,eta;3分别对应于贸易开放程度,人均GDP,人均GDP的平方的颗粒物排放量的弹性系数。根据EKC假说,这意味着收入对环境的非线性效应,人均GDP和人均GDP的平方的颗粒物排放量的弹性系数应该都是负的。而贸易开放度的颗粒物排放量的系数是本文的关注重点,因为在以往文献中,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且尚无定论的。

我们研究的国家样本包括1990年到2013年的98个国家的数据。数据的选择是建立在样本的可用性的基础上的,样本中的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往的研究似乎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有不同的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9554],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