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对斯里兰卡—中国贸易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18 21:34:20

The current issue and full text archive of this journal is available at

www.emeraldinsight.com/1754-4408.htm

JCEFTS 3,3

254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

Vol. 3 No. 3, 2010

pp. 254-267

#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1754-4408

DOI 10.1108/17544401011084325

Exchange rate movementsrsquo; effect on Sri Lanka-China trade

Kanchana Senanayake Amarasingha Appuhamilage Lanka Mirigama Special Economic Zone (Private) Limited – China Huichen Investment, Colombo, Sri Lanka, and Ahmed Abdulhusain Ali Alhayk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China

Abstract

Purpose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empirically 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rade performance with reference to the Sri Lanka-China trade relationship over the quarterly period from 1993 to 2007.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This paper tests this condition for the trade between Sri Lanka and China in two steps. First, it investigates the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Sri Lankarsquo;s aggregate exports and imports between China using selected variables such as the real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change, the change in income and the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Second,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panel regression model using Sri Lankarsquo;s sectoral exports and imports between China and tests whether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have detrimental effects on sectoral trade.

Findings – The main finding is that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do play an active role on trade, while income growth changes have less influence in determining the total exports and imports between two countries. The analysis of data shows that changes in real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income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re playing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sectoral exports and imports between Sri Lanka and China. Therefor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ovements of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d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otal trade as well as sectoral trade between Sri Lanka and China.

Keywords Exchange rates, Trade, Exports, Imports, China, Sri Lanka

Paper type Research paper

  1. Introduction

Despite substantial empirical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he trade flows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Neither theoretical nor empirical work has established definitively whether a devaluation of a countryrsquo;s domestic currency improves its trade performances, or even if exchange rates movements play a role in determi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of Sri Lanka has evolved from a regime of fixed exchange rates to a managed float and finally to an independent float. Sri Lanka underwent a major reform on exchange rate system in 1977 and introduced the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Until that time, exchange rate had been determined by way of pegging the rupee to a single currency or a composite of currencies. The rupee came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in mid-2000 when there was serious decline in Sri Lankarsquo;s external reserves. As a result of these problems the Central Bank stopped announcing buying and selling rates in advance and a free float exchange rate regime was introduced in 2001.

Following the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how does revaluation/devaluation affect the current account? A common ques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exchange-rate movements improve the external trade balance. A traditional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that it is defined by 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However, along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Sri Lanka-China trade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Sri Lanka and China became large trade partners for each other. An early and

fundamental achieve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on trade negotiations was the famous Rice Rubber Pact with China. In 1952 Sri Lanka and China entered into a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 known as Sri Lanka China Trade Agreement (Rice Rubber Pact) with the firm objective of enhancing trade and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is agreement was renewed every five years till 1982.

Sri Lanka signed a special agreement with China in 1997 in support of Chinese admission to Asia Pacific Trade Agreement also known as the Bangkok Agreement

Exchange rate movementsrsquo;

effect

255

founded in 1975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oldest regional preferential trade pacts in

Economic and Small Countries of Asia and Pacific (ESCAP). Moreover, in the early part of 2000 Sri Lanka exchanged bilateral negotiations with China extending with that growing support in favour of the Chinese bid to jo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cordial relationship maintained among count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and the volume of exports attracts scholarsrsquo; and researchersrsquo; attention.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exchange rate variability (volatility) on trade with reference to the Sri Lankan-Chinese trade relationship.

Following this introduction, the paper has five sections. Section 2 contain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exchange rate and trade performance. Section 3 explains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s adopted in both countries and the exchange rate behaviour between Sri Lanka and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3-2007. Section 4 provides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rade behaviour between Sri Lanka and China. Section 5 develops an econometric model,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one used by Arize et al. (2000), of Sri Lankan-Chinese bilateral trade and presents the result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Finally section 6 concludes by summarizing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汇率波动对斯里兰卡—中国贸易的影响

卡那查纳

兰卡米里格马经济特区(私人)有限公司

中国汇晨投资,科伦坡,斯里兰卡,和艾哈迈德

中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

摘要

目的:本文以1993~2007年间斯中贸易关系为例,对汇率对贸易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设计/方法/途径:本文用两步对中斯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检验分析。首先,考察了斯里兰卡同中国的总出口和进口之间的选定的变量,如双边实际汇率变动汇率变动,收入的变化和汇率的波动。其次,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面板回归模型,利用斯里兰卡与中国之间往来的部门的出口和进口数据证明是否汇率变动对部门贸易会有不利的影响。

分析结果:主要的发现是双边汇率变动和汇率波动对贸易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收入增长变化对两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较小。数据分析表明,双边实际汇率的变化、收入和汇率的波动对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部门进口和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变动对贸易总量以及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部门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汇率变动、贸易、进出口、中国、斯里兰卡

文章类别:学术论文

1.介绍

尽管大量的实证研究,汇率变动对贸易流动的影响仍然没有很好的理解。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没有明确地确定一国的国内货币贬值是否会提高其贸易表现,或者即使汇率变动在确定国际贸易流动中发挥作用。

斯里兰卡的汇率制度是从固定汇率制度演变为管理浮动利率,最后转变为到自由浮动利率。斯里兰卡在1977年经历汇率制度改革,引进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此之前,汇率是通过将卢比钉入单一货币或货币组合来确定的。卢比在2000年中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当时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严重下降。由于这些问题,中央银行提前宣布买入和卖出汇率,并于2001推出了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在汇率变动之后,升值/贬值对经常账户是如何影响的呢?国际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汇率变动促进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如何确定,这个问题的传统答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

然而,随着斯里兰卡与中国的贸易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增长,斯里兰卡和中国成为对方大贸易伙伴。在贸易谈判关系的早期,成就是著名水稻橡胶协定与中国。1952年斯里兰卡与中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议称为斯里兰卡中国贸易协定(大米橡胶协定)以增强它们之间的贸易和相互关系的坚定目标。这项协议每五年更新一次,直到1982。

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了一个特殊的协议,1997在中国加入亚太贸易协定也被称为曼谷协议成立于1975被公认为最古老的一个区域性优惠贸易协定在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和小国家的支持(亚太经社会)。而且,在2000年初与中国和斯里兰卡进行双边交流,在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予很多的支持。在各国之间保持着全球化和友好关系的时代,汇率制度与出口量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参照斯里兰卡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2部分对汇率和贸易绩效进行了文献综述。第3节解释了斯里兰卡和中国从1993-2007采用的汇率制度和汇率行为。第4节提供了一个在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行为变化的描述性分析。第5节开发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它类似于ARISE等人所使用的模型。(2000)斯里兰卡中国双边贸易,并给出了结果和解释。最后,第6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2.文献评述

汇率变动与贸易表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许多实证研究的主题,往往有相互矛盾的结果。 这篇文献综述表明,对于相同的国家来说,各种结果可能源于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方法的经验证据。 首先,它证明了汇率贬值是否改善了贸易平衡(M-1条件和Jrsquo;曲线效应)。其次,它解释了汇率波动是否阻碍了贸易流动。

马克(2006)在1980年至2005年期间46个(大部分)中等收入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小组中,观察名义汇率变动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建议一国贸易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口市场结构。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它的出口是否是具有一定弹性需求或具有向下倾斜需求曲线的差异产品。在进口方面,财富和资产负债表对国内吸收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附加渠道,通过这种渠道,汇率可能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贸易平衡。

卫(1999)在1975, 1980, 1985和1990年估计了63个国家的小组。他总共检查了1000多个国家。利用交换回归分析发现,对于潜在贸易潜力较大的国家,汇率波动对所考虑的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具有负的显著影响。这为支持汇率波动可能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的假说提供了证据,由于规避风险的出口商在赚取利润方面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它们减少了交易商品的供应。

还有一些其他研究似乎也表明国际贸易流量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塔尔和希尔顿(1984年),Gagnon(1993年),乔杜里(1993年),阿里兹(1995年,1998年)和阿里兹等(2000)在他们的研究里提供的证据,得出汇率波动会减少国际贸易流量。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货币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可以用来减少或对冲汇率风险(波动率),但已经证明,远期市场不能完全消除汇率风险(Aktar和Helton,1984;ARI等人,2000)。同样,任何远期对冲的成本都会降低国际贸易:支付远期对冲的进口国将面临更高的外国商品价格。同时,产生这些对冲成本的出口商将以更高的价格通过。在两种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贸易减少。阿里斯(2000)认为高汇率波动会导致风险交易者成本增加、对外贸易减少。根据克拉森(2006)的观察,他认为更大的汇率风险会降低贸易。

正如麦肯齐(1999)使用GARCH模型规范的详述,似乎表明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比其他因素更加消极和重要。无论所采用的是何种措施,采用面板数据的研究往往发现负面和显性的波动对贸易的影响。

De Grauwe(1988)指出,生产者对汇率波动的响应取决于生产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当生产者极度厌恶风险时,汇率波动的增加将提高出口收入的预期边际效用,因为生产者将希望出口更多以避免其收入流的严重下降。

与孟加拉、印度等亚洲国家的贸易平衡和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仍然很少。这些国家只有少数的研究。例如,拉哈曼和伊斯兰教(2006)研究了塔卡美元汇率和孟加拉贸易平衡的动态,他们发现J曲线很弱的证据表明短期贸易差额恶化和长期增长缓慢。

相反,一些研究表明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有潜在的积极影响。SelCu和VunHulle(1992)发现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和积极的,因为企业在汇率波动增加时,平均进入市场更快,退出较晚。

根据这些发现,在Sercu和UPPAL(2003)和弗兰卡(1991)中提供了进一步的正面效应分析。汇率波动对贸易的积极影响被AsSeice和Paly(1991)、ViaEne和De Vice(1992)、麦肯齐和布鲁克斯(1997)、多伊尔(2001)和CoudHRY(2005)揭示。在理论或实证模型的背景下,它们说明汇率波动可能有利于贸易,并认为汇率的变动性可以刺激双边贸易。

Bahmani Oskooee和Kovyaryalova(2008)和Bahmani Oskooe和米特拉(2008)分析了汇率不确定性对贸易流动的影响,并参考了两国间的商品贸易,发现汇率不确定性具有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的特点。

如上所述,一些实证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可能对贸易有正或负影响,而很少有其他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在确定贸易中没有显著的作用。

3.斯里兰卡和中国的汇率行为

在一个国家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时代,汇率是开放经济中的关键相对价格。因此,大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表征其行为。在斯里兰卡的快速增长中国贸易在过去的25年中,计划由两个国家更快的速度增长,在未来,它成为理解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行为的起源越来越重要。

斯里兰卡从固定汇率制度(1948年至1967年)发展到DuaExchange(1968—1977年),双元外汇管理浮动(1977年至2000年),最终独立浮动汇率(自2001年1月起)。面对巨额经常账户赤字,斯里兰卡卢比已逐渐对主要贸易货币贬值。中国的人民币(人民币)与美国200美元但是七月中国引入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haspermitted人民币渐进升值对几乎所有主要交易货币与欧元例外。在斯里兰卡货币对人民币汇率行为的情况下,它呈现逐渐贬值的趋势。

自1994以来的几年里,斯里兰卡卢比一直稳步贬值,但目前还没有公开分析这种贬值的影响。这表明,卢比人民币汇率对中斯里兰卡贸易没有实际意义,甚至在一个双边贸易体系中,人民币汇率可能对汇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图1显示了斯里兰卡卢比1983年至1994年间人民币汇率在11年时间内的逐步汇率变动。从1983到1987,斯里兰卡卢比已对人民币升值,斯里兰卡卢比兑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时期从1994开始,平均贬值了10。2004年度人民币对人民币汇率平均年均汇率为12.23,2005年度录得12.28。在斯里兰卡发生的海啸灾难期间,2004至2005年间的汇率趋势有所放缓,在此期间,该国遭受了罕见的外币流入,国际贷方提供了债务延期偿付。

图1 年平均汇率,中国人民币卢比卢比(年终值)

4.斯里兰卡和中国的贸易行为

斯里兰卡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是由长期的大米和橡胶贸易所支撑的。1970中后期在斯里兰卡的新经济政策的出台,以及变化,制定的贸易协定后1977包括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对斯里兰卡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的影响。1980中国是第六供应商相比,2007中国成为第三大供应商斯里兰卡后印度和新加坡在表一所示。

两国之间的贸易每年都在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贸易平衡一直是支持中国。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在2003(341.91美元)和2007(965.81美元)之间增加了一倍多。斯里兰卡出口到中国的名单已经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已经从种植和进口以更快的速度在扩大贸易赤字增长(见图2)。

贸易差额之间的斯里兰卡和中国继续扩大在过去的几年里。两国之间的最高记录2007的贸易逆差(美元-894.57万)是支持中国。这主要是由于主要进口项目增加经费从中国作为一个结果,可更为便宜的中国进口产品。在对外贸易的统计来看,2005斯里兰卡从中国进口总额的7.6%进口。斯里兰卡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包括锅炉、棉花、纺织纤维及织物、传动装置、金属及其制品如铁、钢、铝、服装和无机化学品。这些进口为斯里兰卡消费者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替代品。他们还促成了低成本的原材料生产。

斯里兰卡是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原料椰壳,金属矿石含锆和钛、茶、电子变压器、天然橡胶和服装项目。然而,有2000起是斯里兰卡出口到中国的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砂矿物体积庞大的出口为锆矿石、椰壳纤维、电气元件如整流器。

5.实证分析

5.1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的目的是双重的和两个阶段的。在第一步中,我们研究了汇率变动对斯里兰卡和中国的总体贸易数据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在第二个步骤中,我们使用部门层面的分类贸易数据,以避免聚集偏差(即,汇率波动与特定行业的贸易流动之间的显著关系可以由与ANOOD相关的相同变量之间的不显著关系抵消,这产生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结局),决定汇率变动的估计面板回归模型对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的部门。

表一 斯里兰卡主要的进口伙伴

数据来源:斯里兰卡海关统计

图二 斯里兰卡与中国的贸易(单位:亿美元)

在文献中采用的标准出口和进口函数表明,通常将汇率波动的度量引入到其规范中。因此,借鉴的实证文献,评估基于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功能集的汇率变动的影响,我们使用以下回归模型(1)。

(1)

其中,△TRt=(LNTRt-LNTR(t-1)) 是每个季度都在斯里兰卡的总出口和进口的变化和来自中国的,△RE是斯里兰卡卢比和中国人民币实际双边汇率的季度变动以及用实际汇率的增加反映斯里兰卡卢比贬值,△Y是是进口国的季度收入变化,是由其实际GDP增长所捕获的。最后,Var是实际汇率波动率的度量,即汇率的季度方差,“T是扰动项”。在斯里兰卡的出口(进口)函数(等式)(1)的情况下,估计beta;2的预期是正的(负),因为斯里兰卡卢比对人民币的实际贬值(实际汇率的增加)有望促进斯里兰卡对Chin的出口(进口),我们预计,beta;3的进口和出口(斯里兰卡从中国进口)的等式都是肯定的,因为进口国收入的增加通常会提高进口水平(2)。最后,如果汇率波动确实降低了贸易,那么beta;4的估计应该是负的。

在大多数被引用的研究中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他们使用了总贸易数据,产生了可能遭受聚集偏差的实证结果。因此,本研究不仅研究汇率变动对总贸易流量的影响,还考察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因此,作为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采用面板数据集的23个部门的出口和进口功能(见附录),并指定固定效应回归模型(FEM)为:

(2)

其中,i代表给定行业,t代表时间,△TRit代表斯里兰卡进出口季度变动率,Xt代表工业不变变量向量,包括斯里兰卡卢比和中国人民币实际双边汇率的季度变动(△ERt-1,进口国的季度收入变动,受其实际GDP增长率△Yt和实际汇率波动VARt的影响),△Zit是一个部门具体效应的向量,包括实际汇率变化与出口/进口部门进出口份额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汇率波动与我国行业进出口份额的交互作用(Sit-1 *VARt)。

在面板数据估计中,我们用向量ZT来捕捉更重要的贸易部门被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不成比例地影响的想法。在计算SIT-1之后,我们将这个值乘以实际双边汇率的变化和汇率波动来确定各部门的进出口份额如何与给定的汇率贬值和汇率波动程度交互作用。

在估计斯里兰卡出口(进口)函数的方程式(2)时,我们预计斯里兰卡和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406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